2020年12月03日17:20 來源:大象新聞
“為了打擊競爭對手,百度不惜在刑事案中直接提供自相矛盾的兩份證詞,制造冤案……12月23日南京鼓樓,值得大家關注。”12月2日,在轉發一條字節跳動與百度訴訟的新聞時,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在個人微頭條披露,百度公司涉嫌在刑事案件中做偽證。其轉發的新聞顯示,因人為干預搜索結果、在搜索頁面詆毀今日頭條,百度被北京海淀法院一審判決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
李亮的言論一出,引起網民廣泛關注。昨日,百度就“詆毀今日頭條”一案作出回應,稱將提起上訴,但百度并未就李亮指控的“做偽證”作出回應。
百度與字節跳動的紛爭由來已久。2018年1月底到2月初,百度公司和字節跳動爆發多輪輿論戰。輿論戰的導火索是1月20日《財經》雜志的報道,這篇名為《百度巨變:陸奇來了,馬東敏也來了》的文章引述了百度高管表態:“百度已直起對標今日頭條。‘一年內打趴他。’”
1月23日,知名媒體人羅昌平通過個人微博稱,百度旗下設有“打頭辦”,專門打擊今日頭條。當時,行業內盛傳百度專門設立內容生態市場部(戲稱“打頭辦”)用于與今日頭條競爭,但行業內對這個部門知之甚少,據科技媒體雷鋒網2018年1月30日的報道,“百度內部的確有一個‘打頭辦’”,但具體成立時間和架構尚不清楚。
目前,李亮尚未透露“百度做偽證”所涉及的具體案件。遍索李亮微頭條,其只在3月6日連發兩文提到過一個刑事案件:北京某咨詢公司的章某,因轉發揭露騰訊“為游戲洗白”的文章,在騰訊的推動下被某地公安刑拘。李亮表示,當地公安不斷變換辦案方向,從章某揭露騰訊“為游戲洗白”轉而調查章某傳播騰訊侮辱英烈,但在接連對其定罪無果后,該案辦案方向轉到章某傳播“打頭辦”相關評論文章。“隨著偵辦方向的不斷調整,在個別領導的安排下,該地方辦案機關將相關人員罪名也從‘尋釁滋事’變換為‘損害商譽’再改為‘非法經營’。”李亮提及的百度“做偽證”,或與此案有關,根據其微頭條,上述案件應該發生在南京。
對于百度遭受的指控,也有法律專業人士作出評論。刑事律師周浩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撰文表示,因為做偽證涉嫌刑事犯罪,“百度這樣大的公司做偽證的概率非常小。”
周浩引述《刑法》第305條表示,“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周浩也表示,如果百度真做了偽證,只要百度在案件中存在一定利益沖突,該證詞的證明力也會減弱,“而且大家都知道,如果真是非常明顯的物證、書證造假,或者自相矛盾的證人證言,正常情況下,法院也是不會認可的。畢竟法院也很在乎自己的公信力,特別是這幾年強調司法終身責任制,不少冤案被平反,這個背景下,法院更不會制造冤案。”
(大象新聞記者 關新耀)
“為了打擊競爭對手,百度不惜在刑事案中直接提供自相矛盾的兩份證詞,制造冤案。”12月2日,在轉發一條字節跳動與百度訴訟的新聞時,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在個人微頭條披露,百度公司涉嫌在刑事案件中做偽證。
記者 任曉寧 互聯網大公司今日頭條,起訴了做餐飲的今日油條。據了解,今日油條公司還申請了今日豆漿、今日豆花、今日面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狀態均為注冊申請中。
疫情讓不少人養成了充值視頻會員的習慣,拼多多又讓大家解鎖“拼著充”的新技能。
9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委、新華通訊社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上海開幕。來自政府、學界、業界的嘉賓將圍繞“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網絡媒體的責任與使命”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9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委、新華通訊社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上海開幕。來自政府、學界、業界的嘉賓將圍繞“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網絡媒體的責任與使命”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南北雙方地域差異,也帶來了“暖男行為”差異,北方暖男轟轟烈烈愛造驚喜,南方暖男心思細膩更關注女友內心小情緒。在7天內,奢侈品包搜索熱度城市排行榜中,河南南陽位列第7位,看來河南這個城市的姑娘們七夕收禮物十分驚喜。
北京時間21日晚間,有外媒報道稱百度考慮從納斯達克退市以提高估值,對此,百度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回應稱:(退市)相關說法系謠言。” 受相關消息影響,今日百度盤前一度跌超8%,截至發稿,百度盤前股價跌1.29%,報108.52美元/股。
鞭牛士報道 近日,百度公關部高級總監、內容生態市場部總經理熊赟在朋友圈宣布從百度離職,并附上了自己和李彥宏在《越野千里》節目里的合影。熊赟在朋友圈表示感謝Robin(李彥宏)、Melissa(馬東敏)和百度,也感謝“組團帶你打怪升級的好老板”。
百度APP推薦頻道、圖片頻道、視頻頻道、財經頻道、科技頻道自4月8日上午9時起暫停更新,清理違規內容,開展深入整改。
該報告顯示,2019年度網絡購物、金融服務、旅游出行、食品安全、3C數碼、移動通信、汽車、共享經濟八大行業成為維權熱度更高的行業。報告顯示,在“疫情期間用戶投訴類內容占比”中防疫用品占比為35%,其中收到投訴最多的當屬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