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10:3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承載著合作共贏的夢想
——寫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方曲韻、李曾骙、盧重光、楊逸夫
廣西南寧,世界矚目。
11月27日,承載著中國與東盟各國合作共贏夢想的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簡稱東博會)在南寧拉開帷幕。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自2004年以來,東博會構建了中國與東盟在多個領域的協調合作機制。本屆東博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突出體現東博會持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發展,致力于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在經貿、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合作的目標,促成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成果。
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東博會”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貿合作受阻,國際經濟受挫。作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國際平臺,東博會通過不斷夯實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縱深拓寬經貿交流渠道,探索后疫情時代進一步拓寬中國-東盟合作領域。
17年來,東博會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積極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與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的發展。前16屆共有83位中外領導人、33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超過83.2萬名客商參會,為中國-東盟合作筑起堅實的“南寧渠道”。
疫情發生后,中國與東盟各國在攜手抗疫的同時合力推動經濟復蘇。中國和新加坡、老撾、緬甸、印尼等國建立了人員“快速通道”和貨物“綠色通道”,以維護地區供應鏈產業鏈穩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東盟貿易逆勢增長,中國對東盟投資同比增長70%以上,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后疫情時代,“握手合作”仍非易事。作為中國-東盟合作的公共產品,東博會加快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展會模式創新,探索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辦展新模式,攜手阿里巴巴集團建設數字平臺,打造365日永不落幕的“云上東博會”,開辟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云上”交流渠道。本屆東博會實體展位數5400個,其中境內及港澳臺參展企業約占總展覽規模的84%,境外參展企業約占16%,中外客商參展熱情高漲。
第17屆東博會開幕大會上,中國和東盟國家及特邀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國家領導人將通過視頻發表演講,打造“云外交”高層對話平臺,續寫“一帶一路”新篇章。
攜手共興數字經濟
思變求新,合作共贏。東博會秉持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宗旨,搭建了雙方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暢通了貿易投資渠道,推動了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增進了金融、物流、科技等多領域的交流,為地區企業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背景下,東博會承載著堅定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共同穩定提升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新貢獻的使命。”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說。
今年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10周年,也是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本屆東博會開啟“實體展+云上東博會”模式,建設“云展館”“云會議”“云洽談”、直播營銷推廣平臺、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基礎架構支撐體系、安全防護體系等數字信息平臺,全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東博會”。
據介紹,云上東博會將全年在線運營,設置中國商品館、東盟國家館、特邀合作伙伴和“一帶一路”國際館,提供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鏈接服務,觀眾可通過云上東博會平臺實現一站式采購中國-東盟及區域外國家商品。同時在網上舉辦線上跨境采購對接會、“網紅”帶貨直播、東盟產品推介會等貿易投資促進活動。
應運而生的云上東博會,將為中國和東盟加速探索數字化轉型發展,密切數字經濟合作提供強大助力。
推進合作提質升級
東博通世界,自貿贏未來。多年來,東博會依靠共辦各方的共同努力持續升級發展,在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一帶一路”建設中作用不斷彰顯。
在東博會帶動下,中國-東盟成果遍地開花,合作項目涉及港口合作、航運建設、電子商務、現代農業、商貿物流、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建立起多領域常態化合作機制,帶動了中國-東盟信息港、中國-東盟企業家聯合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為區域合作打通關節、消除壁壘。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舉辦第17屆東博會,既是應對疫情影響,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創新舉措,也是推動區域經濟加快復蘇的實際行動。在東博會平臺上,中國和東盟不僅交易商品和服務,還交流文化和理念,完善合作機制,暢通信息渠道。
精誠合作17載,東博會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容,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之路越走越寬。今年會期將舉辦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及中緬、中菲、中泰3場建交紀念活動;落實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聯合聲明》,舉辦第三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繼續設置東盟商品展區、“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增設粵港澳大灣區、“三企入桂”、北部灣門戶港、公共防疫及衛生展區,擴大陸海新通道、廣西自貿試驗區展區規模,圍繞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優化金融展區;舉辦11場高層論壇,推動各領域合作機制和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助力中國-東盟化疫情危機為發展先機,打造雙方經貿合作新增長點。
積極投身RCEP建設
今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就此誕生。東博會在服務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同時,將在RCEP的建設中發揮什么作用,備受關注。
“東博會將利用展會平臺,設計更多的展覽內容及活動服務RCEP的建設,把服務RCEP作為東博會升級發展的任務和行動。”王雷說。
在第17屆東博會上,來自韓國、日本等RCEP國家的食品、美容護膚、美容器械等商品,將亮相“一帶一路”展區。另外,東博會從第11屆起,RCEP國家中的澳大利亞、韓國都曾作為特邀合作伙伴參會。
“RCEP簽署意味著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調整,多邊主義得到踐行。亞洲地區作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向全球傳遞著經濟復蘇的信心。”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雷小華說。
面對RCEP,東博會選擇順勢而上,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更具合作和競爭優勢的平臺。“通過東博會,可以在更大范圍把東盟10國的資源和市場優勢與其他4個RCEP成員國的資本和技術優勢緊密結合,服務國內各省(區、市)在更大范圍整合產業鏈供應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王雷說。
(光明日報南寧11月26日電)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7日 01版)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17日晚以視頻方式舉行。風高浪急之時,我們更要把準方向,掌握好節奏,團結合作,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金磚國家同乘合作之舟,共謀未來發展,必將推動世界這艘大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記者今天(18日)從國家開發銀行了解到,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2020年年會暨金磚國家金融論壇日前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據介紹,2010年4月15日,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巴西開發銀行、俄羅斯外經銀行和印度進出口銀行在巴西利亞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正式成立。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記者:馬志異 李東旭 樊浩宇 姜磊 狄春 陳誠 高原 劉瑞娟 張若玄 尚昆侖 任卓如 楊金鑫 杜瑞 田弘毅 田晨旭 丁汀 陸浩 朱曉光 禹麗貞
俄羅斯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項目主任季莫費·博爾達切夫日前在莫斯科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采訪時說,今年金磚國家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成果斐然,尤其是面對新冠疫情時,金磚國家在信息交流和抗疫合作方面采取了非常積極的行動。博爾達切夫表示,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所有金磚國家都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
為了加強合作,此次上合峰會結束之際,預計將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對地區流行病威脅聯合行動綜合計劃》。就經濟復蘇而言,有效落實新版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至關重要,該《綱要》是2019年11月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批準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這樣一場科技界盛會的如期舉行,本身就詮釋著這屆論壇的主題——“信任·合作·發展”。“我們要增強團結信任,增進理解互信,攜手謀劃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合作,創新合作方式和合作機制,共同應對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
11月4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在上海舉行第十四屆河南投洽會新聞發布會。在展覽展示上,采取線上線下、展示與體驗相結合模式, 在產品展示、對接洽談等方面構建“云端會客廳”和對接洽談區,展談、展簽相結合。
10月28日, 中非合作論壇20周年成果與展望云論壇通過視頻連線方式成功舉行。南非國民議會事務主席弗羅里克、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中國駐博茨瓦納大使趙彥博、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奈居,博茨瓦納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魯道夫·鮑伊等參加了活動并分別發表講話。
近日,海爾俄羅斯工業園與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阿拉布加經濟特區簽署海爾公司元器件與微電子產品本地化生產備忘錄。2013年,中俄確立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以下簡稱“長江―伏爾加河”)地方合作機制,該機制聯合了長江中上游地區的6個省份和伏爾加河沿岸14個聯邦主體。
新華社南寧10月16日電題:中國—東盟港口深度合作筑牢區域經貿穩定器 近年來,北部灣港不斷擴大在馬來西亞關丹港、文萊摩拉港的投資,并推進與東盟其他國家合作開發建設港口的商談工作,港口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