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17:1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冠病毒大流行之下,全美各地的公共衛生官員本應擔起重擔,成為抗疫工作的頂梁柱。但自疫情暴發以來,不斷有公共衛生官員提前退休或辭職,導致不少公共衛生部門“空轉”,防疫工作步調不一。在這背后,則是更嚴重的政府“空轉”問題,不僅聯邦部門職缺嚴重,而且各州各自為戰,缺乏協調統一的抗疫舉措。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正是這種“一盤散沙”的情況,嚴重制約了美國的疫情應對。
△《商業內幕》報道稱,美國疫情熱點地區的醫生和衛生官員講述了同樣的故事:我們在努力拯救生命的同時,卻被詆毀和忽視了
衛生官員“跑路”
據《商業內幕》報道,美國疫情熱點地區——中西部地區的醫生、護士和公共衛生官員日前紛紛表示,他們面臨著那些拒絕采取防控措施以遏制病毒傳播的人們的對立情緒。其中一名急診醫生說,他收到了死亡威脅。另一名北達科他州的衛生官員說,她被人稱為“納粹”和“暴君”。還有內布拉斯加州的衛生官員在談到病人時無奈表示:“有時還是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
美國媒體梳理發現,由于面對著社會的巨大誤解,許多公共衛生官員和醫務工作者,最終選擇離開崗位。巨大的工作壓力、來自政府的審查、部分激進民眾的攻擊等因素,讓他們不堪重負,更別說體驗到本應有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了。
比如說,在世界其他地區,出臺口罩令是再正常不過的防疫舉措,但在美國不少縣級行政區,口罩令竟然引發持續抗議,并導致當地官員受到人身攻擊甚至死亡威脅,紛紛另覓他職。加州某地區公共衛生官員在談到辭職原因時說,正是因為在全縣范圍內發布口罩令,使其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疫情暴發以來,加州已有多位衛生官員離職,而包括內華達、威斯康星等州,也有高級衛生官員因為類似原因離職,或多或少影響了當地公共衛生部門的正常運作。此外,許多衛生官員每周工作100個小時,常常精疲力盡,加班之余,還必須在各種聽證會中接受其他官員和公眾的質詢和審查,并要時刻提防反科學人士的騷擾。
而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這樣的聯邦部門中,媒體又持續曝光了由沒有醫學和科學背景的團隊審查疫情報告,甚至干涉科研和數據采集工作的情況,加上聯邦層面的高官對于衛生專業多有“不敬”,甚至在公開場合詆毀公共衛生專家,凡此種種,都令政府內部的一些專業人士感到不滿,其中一些人逐漸萌生去意,進一步加劇了衛生部門的“空轉”現象。
分析認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填補公共衛生官員的空缺,要比平時更加困難。趕走一位專家容易,想把他們請回來,甚至邀請新的專家加入,往往可能性不大,特別是在當前專業圈子對政府存在諸多不信任的情況下。因此不難理解,據《華盛頓郵報》統計,在今年的疫情年中,竟有高達五分之一的高級別科學職位仍然空缺。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仍然不知道如何戰勝疫情。只有一項明確的國家級戰略,才能幫助美國應對疫情
多州各自為戰
衛生專家持續流失之際,美國各州防疫工作“各自為戰”的尷尬狀況仍在持續。11月中旬以來,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等地區紛紛出臺防疫措施,具體包括敦促避免不必要的旅行,要求酒吧、餐廳和健身房盡早關門,限制家庭聚會人數等。但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超過10個由共和黨人執政的州仍然明確反對在全州范圍內實施口罩令,同時反對針對商業和民眾聚集規模設定新的限制。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日前再次對美國抗疫工作的“一盤散沙”表達了擔憂。他強調,新冠疫情影響的是整個國家,抗疫行動需要協調一致。但問題是,正如美國貝勒醫學院教授彼得·霍特茲所言,美國疫情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國家層面的疫情應對計劃。
“各州疫情應對一盤散沙,導致美國疫情幾近失控。”彼得·霍特茲指出,“我們沒有統一的領導,也沒有國家層面的統一應對,各州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國家層面沒有(疫情應對)計劃,本質上還是各州政府自己作決定,而州政府又讓個人自己作決定,這是一種可怕的情景。”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在疫情暴發初期,白宮告訴各州州長,他們要靠自己的力量應對疫情。如今在經濟重啟后的病例飆升階段,這種分散決策的負面影響特別明顯,且受到黨派政治的影響,一些州還作出了武斷的決定。這些自相矛盾的行為,是各州疫情應對“一盤散沙”現象的集中體現。
△《大西洋月刊》指出,美國正夢游般地進入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波疫情暴發
聯邦功能失調
各州各自為戰,聯邦當然脫不了干系。除了聯邦層面經常釋放自相矛盾的政策信號,以及經常無視衛生官員的建議外,聯邦協調工作的“空轉”,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據媒體此前的不完全統計,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部門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中,近20%的職位沒有確定人選,不少職位空缺或僅由他人代理履職。
美國大選過后,由于權力過渡不暢,聯邦政府進一步“空轉”,白宮新冠病毒應對工作組也形同虛設,導致聯邦功能失調的問題再度凸顯,令防疫形勢進一步惡化。縱觀各項防疫措施出臺的歷程可以發現,真正意義上的疫情防控,基本都由各州承擔,缺乏全美層面的統一協調,這被認為是防疫工作失敗的重要原因。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在應對疫情時的混亂局面,不僅體現在社會民眾文化觀念的分裂上,也反映在黨派之間、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分歧上。隨著確診病例持續激增,死亡人數也在不斷增長,而在這些冷冰冰的數字背后,是生命的逝去和無數家庭的悲痛和心碎,以及聯邦層面的功能失調和“幫倒忙”。
今年大選期間,在艾奧瓦州、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州等諸多地區,群眾集會人數激增,加大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美國傳染病專家懷疑,這些集會可能導致了病毒的“超級傳播”。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通過分析6月至9月舉行的18場競選集會得出結論,這些競選集會導致至少3萬例新冠感染病例,并可能導致了700多人死亡。
一些疾病專家指出,對大規模聚集事件進行嚴格的接觸者追蹤,可以幫助準確預測這類集會的病毒傳播情況,但美國在這方面明顯落后于其他國家,不僅因為資金不足,更因為政府在追蹤接觸者方面缺乏協調。所有這一切問題,最終都指向了聯邦層面的功能失調。
波士頓大學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埃莉諾·默里說,聯邦政府應對疫情的舉措支離破碎,沒有采取自上而下的協調行動,而是把責任留給了各州。“如果說這個國家的醫療危機和政治危機曾經是分開的,那么現在不是了。”《大西洋月刊》則指出:“美國正夢游般地進入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波疫情暴發。”(央視記者 顧鄉)
近日,本報記者跟隨國務院督查組明察暗訪,刊發《“搭車”收費屢禁不止》《學生為何只能用高價校園網》等報道,社會反響強烈。群眾利益無小事,但是中央出臺的不少政策措施,在落地執行中還存在諸多痛點、堵點和不到位,必須高度重視、堅決糾正。
因為攜帶或送禮方便,螃蟹隨吃隨兌,蟹券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可近幾年,隨著蟹券的泛濫,兌換難、蟹券空轉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人直呼,大閘蟹的“水”比陽澄湖還深。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新增2萬億元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
7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對于此次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體現了央行在結構性政策方面持續發力,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直達性。
形式主義是嚴重困擾基層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為群眾深惡痛絕。通知要求,省紀委監委機關要帶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力爭在全省走在前、作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加強協同配合,增強政策舉措的靈活性、協調性、配套性,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應。實現“最大政策效應”要“握指成拳”,讓政策落地有聲,取得實效,切實把政策“含金量”變成發展“生產力”。
毫無疑問,試圖將“國家公園”變為“私家花園”,秦嶺北麓違建別墅“整而未治、禁而不絕”,就是把中央的要求,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當耳邊風”的典型例證。正如報道中所說的,對中央的工作部署、對總書記的重要批示,陜西省和西安市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層層空轉。
在11月26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一段批評,可謂振聾發聵:現在,“痕跡管理”比較普遍,但重 “痕”不重 “績”、留 “跡”不留 “心”。” 凡事不務虛功,不流于形式,講擔當、重擔當,體現在一名干部身上,就是要看他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
會上,王國生、陳潤兒、喻紅秋、孫守剛、趙素萍、李亞、黃強、孔昌生、馬懿、穆為民、江凌結合近日學習情況,聯系思想實際,自覺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逐一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