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12:43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本報記者跟隨國務院督查組明察暗訪,刊發《“搭車”收費屢禁不止》《學生為何只能用高價校園網》等報道,社會反響強烈。群眾利益無小事,但是中央出臺的不少政策措施,在落地執行中還存在諸多痛點、堵點和不到位,必須高度重視、堅決糾正。
當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的14個督查組已經全部抵達相應省份開展實地督查。連日來曝光的一些情況具有代表性:或是某些機構和單位為謀私利不作為、亂作為;或是群眾訴求久拖不決,漠視群眾利益的現象依然存在。具體到一個個事件,表面上看是小事,實則小事不小,反映出的問題不能忽視。
一個共性的問題是,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但依然有地方或部門對明確下達的任務不落實、慢落實、打折扣落實。有的陽奉陰違,讓好政策“空轉”落不到地;有的打擦邊球,地方利益、部門利益至上,有意對政策肢解、曲解;有的“怠政”“懶政”,不擔當不作為不推進……形成大大小小的痛點堵點,導致利國利民的政策落實不力、實施不暢、效果不彰、反饋不實,損害黨中央權威,侵害了群眾利益。
確保中央政令暢通、決策落地生根,是關系到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事。這些年中央反復強調抓好督查工作,就是為了使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明確的發展任務不落空,使各項政策措施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特別是當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都面臨不少壓力和挑戰,迫切要求將已經出臺的政策落地落實落到位,使政策紅利充分釋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痛則不通,“最后一公里”上的痛點堵點,就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攔路虎”,會侵蝕已經取得的成果,拖慢改革發展的腳步,必須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整治。在此進程中,督查工作要充分發揮抓落實促發展的“利器”作用,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又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積極協調解決督查發現或地方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各項政策措施真落地、真見效,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好,筑牢我們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底氣。(經濟日報評論員)
證明事項13000多項 在11月1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11月17日舉行吹風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多位專家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介紹了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等的理解與認識,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發 需要明確的是,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重大戰略調整,并非短期權宜之計,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華社發 必須認識到,能否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是影響到能否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能否相互促進的關鍵所在。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型消費為各類消費群體的各種生活方式提供了解決方案,實現了傳統生活場景的有效延伸,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和新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消費司副司長 常鐵威:要進一步加大5G、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網絡建設力度。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們勾勒出未來中國的美好畫卷。開局關系全局,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再接再厲、一鼓作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如今,除了因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佩戴一次性口罩外,防霾口罩基本不再需要,原因在于藍天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32家大米加工企業反映,他們按國家政策享受到了糧食初加工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但卻無法享受糧食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用電的價格政策。在黑龍江,第三督查組重點督辦哈爾濱市存在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增值收益未分配至業主賬戶問題,當地立行立改……
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培育一批高價值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優勢(示范)、知識產權海外護航等典型知識產權企業,協助企業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競爭優勢。據快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專利的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工作將使企業專利從申請到授權的周期從6個月縮短到最快7天,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公共服務。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督查組發現,江蘇今年大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清理面向市場主體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
“革命性、創新性的應用RFID技術能精準采集時速250公里內的車輛信息,實現秒級計算,4秒內可將數據傳輸至各應用終端及路面警員PDA上 。疫情期間,該平臺新建環湖北省界路段機動車智能復合采集點50個方向(共新建150多個方向),向各職能部門推送34074輛湖北籍車輛動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