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17:20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這個果實大多數人是叫不出名字的,但這就是我們村的寶貝,就是因為它,我們村的道路不再泥濘。”開封市蘭考縣堌陽鎮宋二村的田間地頭掛滿了金黃色的瓜果等待采摘,形狀類似甜瓜的瓜果很是特別,該村村民稱,這個果實叫“瓜蔞”是該村扶貧種植項目,村里的水泥路就是靠它修起來的。
近日,記者走訪實地,探訪蘭考縣產品扶貧項目,拉開“瓜蔞”種植推動扶貧路的神秘面紗。
建設扶貧長效機制 引領軟弱渙散村
宋二村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堌陽鎮政府東南6公里處,臨省道S216(在建)、蘭壩公路。全村轄一個行政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285戶,1260口人。現有黨員35人,其中常年在家的有8人。全村土地面積2100畝,其中耕地面積1021畝。
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派駐蘭考縣堌陽鎮宋二村第一書記王瑋稱,宋二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286人,經過幾年努力,2019年已實現全部脫貧。宋二村是軟弱渙散村,主要工作重點圍繞落實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四項基本任務,助力地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謀劃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做一些工作。
由于村里年輕人常年在外面打工,造成人員結構斷檔,后續村集體發展無人可培養。因此需要吸引在外的能人回鄉創業,并通過他們把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召回家鄉參與村里的發展建設。繼續培養、發展年輕黨員,選好配強黨性強、能帶富、善治理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夯實鄉村治理根基。
駐村第一書記帶領“創業” 村民對農作物技能特長發揮
宋二村主要農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無規模化經濟作物,群眾以往收入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
駐村第一書記帶領村民到安徽考察種植項目,結合村民現有對農作物種植技術特長,選擇了“瓜蔞”種植,流轉土地120畝,用于發展瓜蔞種植項目。今年在瓜蔞棚下開始探索養殖土雞、鵝等禽畜,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升產出效益,實現立體種植養殖模式,村集體收入實現了零的突破。
據了解,瓜蔞的果實、果皮、果仁(籽)、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
“現在村集體經濟已經增長到每年17萬的收入。”駐村第一書記告訴記者,整治村內荒廢空心院和空閑地,拆除7戶空心院,2019年底建成面積為72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包含廠房主體、水、電、消防及周邊路面硬化等附屬設施。目前已和鄭州天驕設計包裝公司簽訂了租賃合同,設備正在陸續進入車間,工人在招募培訓,未來可實現解決數十人的就業問題。
瓜蔞種植園區負責村民告訴記者,定時向村民招工,園區農忙時期,本村村民到園區就業達到30人次每月,能給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駐村扶貧成績單不斷更新
實施民心工程,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共新修建村內道路5公里,徹底解決村民困擾多年的出行難問題。今年省發改委地區處又協調了160萬元擬對連接生產路的主干道進行修建,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
協調電力部門投資167萬元,對村內285戶進行了線路升級改造,并對全村54眼機井進行了電力線路改造。
建筑面積420平方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協調4.56萬元購置一批辦公家具、4臺空調、1臺電視機及室內外監控系統。
按照縣農業農村局工作規劃,為宋二村新打機井9眼,機井配套設施103套,修建連接宋營村生產道路4.665公里,該項目正在施工中。2018年為張香、宋世啟等16戶進行了人居環境改善;拆除7戶空心院,建設了720平方標準化廠房,并協調資金30萬元對廠房周邊路面進行硬化。
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河南省機電設備國際招標公司捐資10萬元為村內安裝120盞路燈解決了村民晚上出行難的問題;河南豫信招標有限責任公司捐資2萬元為宋現生、王有濤進行了人居環境改造,不僅給困難群眾帶來物質上的關懷,更有精神上的鼓舞。
協調縣文化部門添置6萬元圖書1500冊,方便群眾借閱,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并為廣場舞蹈隊配備音響設備1套和服裝25套,有效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2019年8月14日協調縣中醫院在宋二村開展“送醫下鄉”活動,為100多名村民進行免費體檢;同時協調藥品公司向村內長期大病及慢性病患者贈送價值2.5萬元藥品;河南省春暉慈善基金會為黃金葉、宋夢陽等8名困境老人和兒童爭取到每人每月100元的長期救助金。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招引優秀人才返鄉創業
2020年9月28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王紅,帶領省發改委地區振興處、農經處、社會處、基礎處和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有關處室負責同志,深入蘭考縣宋二村開展駐村幫扶調研,實地查看了解產業扶貧、集體經濟、村容村貌等情況;組織召開了座談會深入研討交流,推動駐村幫扶工作扎實開展。
王紅一行走訪了瓜蔞-雞鵝生態種養園,聽取了瓜蔞種植管理、藥用價值、市場前景和土地流轉承包收入等情況。王紅對村“兩委”為推動農民增收,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深度發掘瓜蔞經濟價值、開展棚下混合養殖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所做的大膽嘗試給予充分肯定。
王紅指出,近年來通過市、縣、鄉三級的大力支持和駐村第一書記的不懈努力,宋二村發生了較大變化。要合理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做到與市、縣、鄉規劃有機融合;廣泛征求群眾意愿,著力解決群眾急切盼望的問題;要把規劃落實到具體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推動規劃落實。吸引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大力招引在外成功人士、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優秀大學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積蓄人才力量。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因地制宜探索適宜本地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突出特色,做大規模,提升競爭力,更好發揮效益。
要圍繞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謀劃推進項目,把項目建設同扶貧“扶志”結合起來,特別是已經下達的以工代賑項目,要組織貧困群眾投工投勞參與工程建設,獲取勞務報酬,激發內生動力。
長久以來,我國海產養殖主要在沿海地帶,多年下來,養殖戶已經飽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沿海養殖面積正在收縮。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用一年多時間做海水降鹽實驗,讓青蟹不斷適應蘭考的生存條件,最終成功了。策劃丨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 陳劍平院士 劉艷
2018年12月28日,蘭考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掛牌成立,2020年4月份再次深化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按照生產流程再造組織機構、分配人力資源、重塑薪資系統,破除了人力、平臺、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痼疾頑癥”,開啟了蘭考縣媒體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今年扶貧日期間,蘭考融媒策劃了脫貧系列報道《聽我說謝謝你》,展示脫貧攻堅成果,群眾幸福生活。
奏響了蘭考人民奔向小康的幸福樂章。每周二晚19:30
近年來,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利用當地的桐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族樂器產業,產品包含古箏、琵琶、古琴等多個品種,成為遠近聞名的“樂器村”。 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9月23日,工人在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一家樂器生產企業制作樂器。
9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及黃河流域九省區網信辦承辦、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協辦、映象網執行承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蘭考。
接到爆料,@河南都市爆料 記者陳爆爆立即聯系鳳凰城物業,一名韓姓經理答復:現在蘭考縣住建局已經介入,對樓體的鑒定結果已經出來了,初步懷疑是今年雨水過大,塌陷的地方出現漏水點導致的,關于后續維修,物業會盡力配合。對于物業的答復,孫先生表示異議,樓體有36米高,但是樁基只有兩米三深,他懷疑是樁基不夠深導致的下陷。對于此事,@河南都市爆料 也會持續關注!
今天中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攜手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河南第一站——蘭考東壩頭鎮張莊村。
《走村直播看脫貧》來到蘭考張莊村——幸福之路 值得期待
蘭考縣委副書記丁向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馬書臣、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王承哲對分論壇進行了總結。谷建全表示,本次論壇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從實踐和理論多視角出發,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選擇120個縣及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工作。名單顯示,我省蘭考縣、鄢陵縣、新安縣、南樂縣、新鄭市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