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19:48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韓保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部主任)
●新發展格局與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兩大重要戰略安排,都源于“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現實需要和由“新常態”“新時代”“新階段”統一構成的“時代大邏輯”;都以“新發展理念”為“思想靈魂”和“指揮棒”;都是服務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抉擇。
●新發展格局著眼于宏觀布局,旨在追求國民經濟循環暢通這一本質要求。現代化經濟體系則成為“填充”新發展格局宏觀布局中具體內容和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總供給和總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的具體路徑。如果說新發展格局是“表”,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里”。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從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和經濟體制等具體路徑分別去建設和改革,但這“六個體系”和“一個體制”之間如何貫通和協同、衡量這個現代化經濟體系好與不好的主要標準是什么等問題,現代化經濟體系自身并不能回答。新發展格局恰恰能夠回應現代化經濟體系自身不能回答的這個問題。
●針對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三個方面要求,即“緊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牢牢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實現這三個方面的要求,都需要通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具體路徑才能落地。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的“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那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之間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在實踐中如何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這是亟須從理論上回答清楚的問題。
新發展格局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同根同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與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兩大重要戰略安排,可謂“同根同魂”。
首先,兩者都源于“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現實需要和由“新常態”“新時代”“新階段”統一構成的“時代大邏輯”。為了統籌好“兩個大局”,順應“時代大邏輯”,我們不僅要自覺順應和遵循“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大趨勢,而且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形成新發展格局,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而夯實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其次,兩者都以“新發展理念”為“思想靈魂”和“指揮棒”。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兩大關鍵布局和著力點,都必須充分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并內化到二者的建設或構建過程中,才能夠實現好“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再次,兩者都是服務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從供給看,高質量發展應該體現為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質量高。從需求看,高質量發展階段應該能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這種需求能夠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的變化,供給變革又不斷催生新的需求。從投入產出看,高質量發展階段應該能夠不斷提高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分配看,高質量發展階段應該能夠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在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上。從宏觀經濟循環看,高質量發展階段應該能夠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進一步的循環暢通,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起大落。實現這樣的高質量發展,除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別無他途。
新發展格局與現代化經濟體系互為表里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而作出的戰略抉擇,是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戰略安排相一致的,二者各有側重、互為表里、內在統一。
一方面,新發展格局著眼于宏觀布局,旨在追求國民經濟循環暢通這一本質要求。所以,它更加強調“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和“要牢牢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疏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堵點”,更多關注的是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數量和結構、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適配,進而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但它既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宏觀布局的具體內容,也沒有明確回答通過哪些具體路徑來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總供給和總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等問題。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即: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范,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強區域優勢互補,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這個現代化經濟體系,成為“填充”新發展格局宏觀布局中具體內容和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總供給和總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的具體路徑。如果說新發展格局是“表”,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里”。
另一方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無疑需要從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和經濟體制等具體路徑分別去建設和改革,但這“六個體系”和“一個體制”之間如何貫通和協同、衡量這個現代化經濟體系好與不好的主要標準是什么等問題,現代化經濟體系自身并不能回答。旨在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總供給和總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的新發展格局,恰恰能夠回應現代化經濟體系自身不能回答的這個問題。在這里,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表”,新發展格局是“里”。只有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實現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強區域優勢互補;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切實做到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最終,在上述這些基礎之上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現代化經濟體系才算真正建立起來。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根本依托
針對如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即“緊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牢牢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實現這三個方面的要求,都需要通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具體路徑才能落地。
首先,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暢通國內大循環。要擴大內需,既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新動能和新增長點,持續推動經濟增長和“做大蛋糕”,從而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不斷增強居民消費和投資能力,又需要通過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切實調整收入分配關系來“分好蛋糕”,不斷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最大限度地激發消費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必須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和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其次,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一方面,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從而進一步增強有效供給和需求;另一方面,要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的均衡發展,實現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促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產業門類的關系協調。
再次,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二是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三是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促進內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相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四是加快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經濟體系,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釋放開放潛能,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11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易繼明認為,知識產權“多而不優”“大而不強”不符合我國新發展理念,也不符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楊東建議,一方面要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進一步細化研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作者: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并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目標之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便抓住了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年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
時間是偉業的締造者,比時間的力量還要深厚的,是領航者的遠見卓識和高瞻遠矚。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國將追求什么樣的新發展、怎樣實現新發展,不僅中國人格外關注,同樣牽動著世界目光。
時間是偉業的締造者,比時間的力量還要深厚的,是領航者的遠見卓識和高瞻遠矚。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國將追求什么樣的新發展、怎樣實現新發展,不僅中國人格外關注,同樣牽動著世界目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立群:“十三五”期間是中國經濟一個重要轉型期,周期性、體制性、結構性的矛盾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中國已成為超大規模市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
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蘊藏的發展潛力令世界矚目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并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更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需要。
科技創新工作要面向經濟主戰場,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一貫要求。只有讓科技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動能轉換,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