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14:5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2016年以來,長江沿江各省市逐漸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老路,自覺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謀劃高質量發展新路,長江經濟帶正在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近年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在共抓大保護的同時,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經濟發展保持強勁勢頭,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持續提升。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5.78萬億元,同比增長6.9%,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
四川宜賓位于長江上游,“化工圍江”曾是當地多年的心病。2016年以來,宜賓投入60多億元資金對長江沿岸的污染企業實施關停或搬遷,鼓勵企業進行轉型升級。
西南地區最大的氯堿化工企業——天原集團,距離長江岸線不到100米,過去受自身污染問題困擾,企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2018年企業整體搬遷到了距離長江一公里之外的三江新區產業園,現在已經成功從氯堿化工企業轉型為以鋰電材料等為核心的新材料生產企業。今年企業有望實現年收入300億,在2016年基礎上實現翻番。
共抓大保護做的是減法,轉變的是長期發展模式。位于長江中游的江西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當地積極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堅持從最嚴格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端發力,關停沿江1000多家小散亂的企業,100多個不符合要求的工業項目也被拒之門外,與之相應的是138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長江沿岸。
如今,在長江江西段沿線,中科院激光研究所、藍灣數字小鎮、泰博高效光伏組件等百億級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產業加速集聚,多點發力、多點支撐的格局正在長江沿岸逐漸形成。
位于長江下游的長三角地區是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沿線省市自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擺在突出位置。
這幾年,江蘇關停退出鋼鐵產能1788萬噸、水泥產能1565萬噸,化工生產企業數壓減了57%,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產業的興起。同時,江蘇瞄準產業鏈中高端,不斷提高創新能力,軟件信息、納米新材料、工程機械等13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在江蘇大地快速崛起,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產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
作為長三角龍頭的上海堅持生態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2017年—2019年,三年累計完成1864條中小河道周邊3135家工業企業的整治,全市3158條段河道已經實現全面消除黑臭的目標。與此同時,上海加快推進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先導產業“上海方案”落地,打造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今年1—9月,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占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9.7%,同時,3D打印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增長17.3%和19.2%。
11月初,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的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一輛輛升級改造版的悅納車型正駛下智能生產線。長江上游,重慶涪陵榨菜遠近聞名,過去制菜水直接排掉,現在人們用制菜水造出高品質醬油,走出一條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路子;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作者:李琴(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智庫研究員 陳家寬(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發展研究院高級顧問) 長江經濟帶是依托長江的流域經濟。長江十年禁捕,必將開啟我國大河流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長江經濟帶必將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
作者:李琴(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智庫研究員 陳家寬(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發展研究院高級顧問) 長江經濟帶是依托長江的流域經濟。長江十年禁捕,必將開啟我國大河流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長江經濟帶必將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北是三峽工程壩區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也是維護長江生態系統整體性的關鍵省份,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三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局面。
時隔多年,江蘇南通江面再現江豚戲水。滄桑巨變的是百姓生活越來越美好、守住的是中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振的是百姓與黨和政府共護“一江碧水”的信心與決心。讓“一江碧水”永葆生機,照見百姓幸福笑臉;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觸見中國幸福未來。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長江,從《詩經》中奔騰而至、自吳歌中踏歌而來,半江碧水、唱晚漁舟——她是詩意居所,亦是母親之河。下好一盤棋,共護一江水,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這是新時代的使命,亦是新征程的責任。
“咔咔咔”,11月18日,我省黨政代表團在江蘇南京學習考察的現場,閃光燈不停亮起,光源來處除了記者的相機,還有不少代表團成員的手機。以這次學習考察為契機,鶴壁將持續深化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帶動業態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蘇家塘距縣城9.6公里,是江西省橫峰縣姚家鄉的一個耕讀小村,村如其名,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蘇。蘇家塘村利用秀美鄉村建設成果、鄉村生態資源,搭乘鄉村振興戰略快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等農村經濟新業態,不斷增強著秀美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開啟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后的首次京外之行,目的地是長江下游地區。3天時間,總書記橫跨上海、江蘇兩地,從長江入海口處的浦東,沿南通、揚州一線溯江而上,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