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08:08 來源: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 ■見習記者 劉旭/文圖
去年8月份,江蘇的費女士通過微信群認識了一位“做電影宣發的朋友”,對方添加費女士微信后,開始介紹電影投資資金周期短收益高,想賺錢的心理一點點驅使費女士加入投資,經過兩三個月的咨詢和了解,費女士輾轉借了20萬元進行電影投資,但說好的電影檔期卻一推再推,介紹去投資的那位“做電影宣發的朋友”也完全聯系不上,資金更是退不回,充滿期待的費女士心里落了空,她懷疑自己被騙。費女士投資的電影是否具有資質?投資收益真實性如何?資金是否能退回?電影投資是否真的靠譜呢?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宣發人稱電影主角為古天樂等一線明星 承諾預估投資收益達3-7倍
談起自己為何會選擇相信這位“電影宣發人”拿出20萬元進行投資,費女士坦言,主要還是看中了其所宣傳的電影明星陣容,由多位一線明星主演,而且10月份就即將上映,所以他在去年(2019年)8月份決定投資電影《死亡通知單之暗黑者》(以下簡稱《暗黑者》)。
根據費女士的介紹,這個“電影宣發人”是她去年8月份在一個微信群里認識的,當時這位電影宣發人經常發布做電影投資項目能取得高回報的信息,看到對方一直在發,她就有點動心了,在群里詢問過后,這名自稱是做電影宣發的郝先生(化名)便添加了費女士微信為好友,郝先生便開始給費女士介紹電影投資的相關情況。
郝先生告訴她,現在國家政策下來電影可以全民投資,收益不錯資金周期也短,預估收益能達3-7倍。同時郝先生也給費女士發了一些關于電影公司信息的截圖以及公司營業執照副本照片等。
“一開始,我也沒決定立即進行電影投資,加過好友后,我就經常看到他的朋友圈在發些電影上映票房及收益的信息。”費女士表示,她后來專門查詢過郝先生“所屬”的那家公司,并從網上查詢到該公司確實存在,而且是電影《暗黑者》的聯合出品方,主演明星都能對上號。出于想賺快錢的心理,于是費女士決定投資電影《暗黑者》。費女士表示自己沒有太多錢投資,郝先生則告訴她可以先借些錢,于是費女士通過借貸等方式,投資了20萬元。根據收益的計算公式,費女士投資20萬將享有該項目凈收益權比例0.125%。
到國慶節時所投電影未如期上映 又轉投春節檔喜劇片《大紅包》
“后來對方說國慶期間大片太多防止影響票房這部電影不上映了,我出于資金急于回籠的考慮,在他的介紹下轉投到了春節檔喜劇片《大紅包》。”費女士說,等到10月國慶的時候,《暗黑者》并沒有如期上映,郝先生告訴她可以投資春節檔的《大紅包》,這部電影由包貝爾、克拉拉等演員主演,而且成本低回本快。
于是,想盡快收回資金的費女士又重新簽了郵寄的電影《大紅包》的投資合同。但到春節到來時,《大紅包》同樣并未上映。
“電影宣發人的解釋是由于疫情,春節檔的電影全部撤檔,包括費女士投的《大紅包》,”費女士說,對方這樣解釋,她也能接受。
聯系不上宣發人擔心被騙 出品公司稱投資款項已用無法退
費女士向記者介紹說,此前,這位做電影宣發的郝先生曾建了一個100多人的群,但群內很少有人說話,“除了有幾個自稱投資過電影拿到收益分紅的人,會經常在群里說些關于電影方面的事情外,很少見到群內其他人說話,沒過多長時間這個群就被解散了”。
在該群解散后,費女士覺得有些不對勁,便詢問郝先生為何解散群,對方表示要重新管理,會再建一個只有郝先生客戶的群。費女士說,后來這位郝先生確實新建了一個群,但很少有人說話。“今年(2020年)5月份開始,費女士便聯系不上郝先生了,“看到他的朋友圈有在更新但發信息卻沒有回復,我也私信之前從群里添加的微信好友,也基本沒人回復”。
給郝先生發信息遲遲得到不任何回復,費女士一下子便緊張起來,很是擔心自己被騙。她想把投資的資金盡快撤回。因為遲遲聯系不上郝先生,費女士便通過網絡查詢到了電影《大紅包》的聯合出品方——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電話,該公司客服告訴費女士,之前她簽訂的合同是跟公司簽的,能聯系到公司就沒事,“對于電影《大紅包》何時定檔的問題,客服表示并不清楚,但表示費女士的投資款項已經用于影片制作宣發等費用,不做退款”。
該電影聯合出品方是否包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記者登錄國家電影局官方網站,通過查詢發現,電影《大紅包》已經獲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國家電影局官方網站顯示,該電影第一出品單位為克龍影業(上海)有限公司。
同時,記者留意到,網上公開信息顯示,《大紅包》由克龍影業,大宋如歌影業、竹松映畫(北京)國際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嘉恒時代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在此前相關官方新聞媒體發布的有關該電影的宣傳報道中,記者并未發現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的名字。
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否真的是電影《大紅包》的聯合出品公司?對此,11月10日下午,記者撥打了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該公司確實是電影《大紅包》的聯合出品方,同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主控方說該電影今年可以上映,大概在12月底。”
記者同時聯系了國家電影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此并不知曉,可以跟制片單位聯系。隨后,記者根據查詢到的該電影官宣的第一出品方克龍影業(上海)有限公司電話,多次進行聯系,但遺憾的是電話遲遲未能打通。
根據網上公開信息,大宋如歌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也是電影《大紅包》出品方之一,該公司工作人員同樣表示,并不清楚聯合出品方中是否有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稱該電影票房 要達到4億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對于費女士的資金能否退回,又該怎么退回的問題?記者在聯系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時,該公司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知道費女士一直在跟公司聯系,可以讓費女士本人直接跟公司聯系或到公司與領導談,具體問題公司會有人去解決,具體情況她也不清楚。
記者詢問是否可以聯系一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再進一步了解下情況,對方稱會向領導轉達。
與此同時,一位電影行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經過查詢電影《大紅包》的制作成本大概在1.6億,通過推算,1.6億的制作成本需要4億以上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同時據該業內人士介紹,行業內有“居間方”這一說法,相關工作人員幫助某個電影項目拉投資,他們在這中間可以拿到相應提成費用。
“任何影視項目中,如果愿意支付違約金退款的話,投入的資金是可以退回的,但要走一系列的流程。”該人士表示,如果影視公司不予退款,一方面原因在于投資時他們給到“宣發公司”一筆相應提成,如果退款,給出的錢是拿不回來的。另一方面,根據退款情況,違約金不足以抵扣提成,公司是損失的,這也可能是公司不給退款的主要原因。對于費女士的遭遇,該人士建議,如果想進行退款的話,可以與公司協商,如果實在不行,也可通過法律途徑,給到自己一個保障。
有多位類似遭遇者 已先后向涉事公司發起訴訟
通過企查查,記者同時查詢發現,有多位一位和費女士相似遭遇者,已先后向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訴訟。
根據記者查詢的相關判決文書,文某在去年8月電費時候與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院線電影《死亡通知單之暗黑者》(報審名《雙雄會》)收益轉讓合同,文某向星魅力公司支付投資款100000元。作為對價,星魅力公司在電影上映后根據電影票房純利潤和票房以外的版權收益按照文祺琦的收益比例0.04%以及合同約定的收益分配方法向文祺琦支付投資收益。合同約定,該電影原擬定首映時間為2019年10月,最終以上線時間為準。
由于自己在隨后沒有查詢到這部丟暗影在電影局的備案,并且該電影未在2019年10月上映,文某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擬解除合同要回自己的投資款。對此,星魅力公司稱,電影確實計劃2019年10月上映,但拍攝完成后涉及電影改名,未能上映。后因為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電影報審,稱“電影仍在國家電影局報審中,計劃2020年10月左右上映。”
記者留意到,今年5月,該案一審結果公布,法院駁回了文某的訴訟請求。隨后文某提起上訴,今年8月中旬,該案二審結果公布,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不僅如此,企查查信息顯示,還有另外兩人也和文先生一樣,因“合同糾紛”,對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了訴訟。
涉事公司曾被指偽造“電影《攀登者》聯合投資合同”
據企查查顯示,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魅力”) 注冊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致力于影視劇項目開發、制作、發行、宣傳、演藝 經紀、商務廣告等相關領 域的影視公司。關于法律風險,該公司目前有4起司法案件,3起為民事案件,案由均為合同糾紛,1起保全案件,案由為保險糾紛。
記者查詢發現,北京匯亞國際文化有限公司曾于2019年3曾發布了一則聲明,稱“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偽造與我司的‘電影《攀登者》聯合投資合同’,并私刻我司公章,發布大量投資信息,誤導投資者。”同時,北京匯亞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在聲明中稱,該公司從未與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任何“電影《攀登者》聯合投資合同”或類似協議、合同。并提醒投資者及相關公司立即停止與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的任何投資合作事宜,避免遭受投資或合同詐騙。
同時,記者留意到,在相關網絡平臺上,有多位網友也都發布了關于投資電影影《大紅包》無法退款的自述,其遭遇均和費女士相似。
■業內人士揭秘
行業內存在用項目去“找錢”,虛高造成本等情況 投資者需謹慎
近幾年來,關于電影投資詐騙的報道屢見不鮮。是否存在以為拍攝的劇本進行“忽悠”大家投資的情況?對此記者采訪了資深電影人邱國欽,他表示,電影投資行業總體上在國家各項政策扶持上是利好的,但也存在有人拿著項目到處去“找錢”,拿到錢后很少一部分用于拍攝制作,虛高造成本,占份額賺取制作費用。這樣就會導致電影質量沒有保障。
據邱國欽介紹,在一些電影投資項目中,會存在人員張冠李戴、提高職務等情況。“在做項目的ppt里會有導演、編劇等主創人員的名字,可能這個人沒有做過導演一直做執行導演,這樣把職務提高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進行投資。還有利用合同套錢、承諾投資者固定回報的情況,利用合同“設局”,合同是一種投資行為,有些投資者可能對專業領域相關法律不了解。邱國欽說,這種做法就把利潤算在了前面,真正的做法應是向市場要利潤,把電影扎實做好,而現在這種情況正好弄反了。”
此外,據邱國欽介紹,電影投資爛尾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出品人投資以后缺乏管理,這樣就會導致項目“流產”或不符合最初描述的樣子。“一個成熟的項目都有進退機制,正常的合同都有約定的退款機制。如果投資者合同簽的扎實,投資者可以主張權利申請退款,實在不行就需要打官司。”邱國欽建議,投資者在做投資前要了解清楚所投公司的制片能力,翻看所介紹的演職人員的以往案例、核心成員以及片子都要考察清楚來綜合判斷。通過國家電影局官網查詢電影相關資質,來證明電影的真實性。
■律師說法
即使存在疫情等不可抗力導致延期上映 也應當及時書面告知
對于費女士的情況,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律師分析認為,首先,雙方之間系項目投資合作關系,如果費女士認為對方違約,比如逾期上市發行等,費女士有權到法院起訴解決;即使存在疫情等不可抗力導致延期的,對方也應當及時書面告知費女士。
同時,張少春表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如果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隱瞞真相或虛構事實的,可能涉嫌刑事詐騙;對于費女士來說,如果對方聯系不上,經查詢該公司也沒有涉案電影開拍、上市等具體信息的,建議費女士到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警方調查處理。
騰訊公司7月1日回應“被騙”一事:一言難盡……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歡迎廣大網友踴躍提供類似線索,通過評論或私信留言。隨后,老干媽公司回應稱并未與騰訊有過任何合作,稱騰訊“被騙了”,并已向警方報案。
6月30日,互聯網巨頭騰訊與知名食品品牌老干媽之間的糾紛引發廣泛關注,登上熱搜。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2月2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政法機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意見》有關情況。熊選國介紹,中國法律服務網部級和各省級平臺共接到涉疫情法律咨詢4195條,主要涉及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動人事、合同糾紛、民事糾紛、消費維權、侵權糾紛、社會保障、債權債務等7類法律問題。
作為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的高發領域,疫情防控階段的產品質量問題仍然突出,其中口罩類防疫用品的質量問題最為嚴峻。在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對于疫情的恐慌情緒,在沒有依據的情況下,宣傳產品對于治療、抑制、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及功能。
“看到展區旁邊就有個法庭,不少人還挺驚訝的。” 成立6個多月,法庭共收案270件,審結180件,其中涉外商事案件18件,“我們主要受理青浦法院管轄的涉會展業、涉國家會展中心的民商事案件,以及涉外性質的商事案件。
2018年3月,高云翔在澳大利亞涉嫌性侵被逮捕,截止到目前該案尚未最終宣判,高云翔參演的影視劇播出無望。1月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裁定書顯示,唐德影視于2018年12月4日向法院請求對高云翔和北京藝璇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名下價值共計6382.4萬元的財產采取保全措施。
其中,保險合同糾紛投訴86491件,占投訴總量的97.78%,同比下降4.96%;涉嫌違法違規投訴1963件,占投訴總量的2.22%,同比下降6.92%。86491件保險合同糾紛投訴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48296件,占比55.84%,較上年同期下降0.75%;涉及人身保險公司38195件,占比44.16%,較上年同期下降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