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15:0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也在基層。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大部署,各地各部門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構建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平安中國正在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這是發生在南京市江北新區某個建筑工地上的一起火災,轄區的巡邏小分隊在利用無人機進行巡查時,發現了這個火情,執勤人員立即喊話,并及時將這一情況上報到江北新區網格化聯動指揮平臺。指揮平臺整合了公安、消防、綜治等部門的資源,發現問題可以一站式處理。
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治安支隊民警 李騫:我們通過整合公安、綜治、民政等多部門的資源,以及安監、市場監管、城市治理多種行政執法資源,把警格和網格里發現的一些事件、糾紛、事故、隱患能夠形成發現上報、流轉、處置、巡查這樣一個閉環。
織好“一張網”,管好千萬事。近年來,從城市到鄉村,從重點行業到重點區域,各地各部門強力推進整體防控、精準管控、智慧巡防、智慧安防,在全國織起了一張守護平安的社會治安防控安全網。我國現已被公認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個評價不僅僅是一種體驗和感受,也來自一個個國際社會公認的衡量指標。
中央政法委綜治督導局 唐盛利:我們(國家)的10萬人命案發生率只有10萬分之0.6多,比西方的國家要少10倍以上,我們的刑事發案率這些年一直在下降。比如說2019年,我們的刑事立案件數就下降了4.1%。我們的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發生也下降了10.3%。
平安和諧的根本在于基層社會治理,面對基層社會治理的復雜環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被寫入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成為了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治理的一把“金鑰匙”。
物業糾紛,牽扯到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處理不當,就會引發群體性事件。前不久,四川南充就發生了一起物業糾紛,300多名業主拒絕交物業費,物業公司把業主告上法庭。
業主 文小東:物業來催物業費,業主就不交。
業主 何銀菊:作為你一個物業來說,你又不打掃衛生,燈壞了,下水道堵了也不打掃(疏通),你又沒做,又沒有服務,臟亂差。
業主認為物業服務不到位,物業認為業主故意拖欠物業費,雙方矛盾越積越深,幾十名業主到社區、街道上訪,要求解決問題。今年6月8日,在嘉陵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物業管理糾紛調解委員會,一場由物業公司、30多名業主代表和社區參加的大調解將問題成功化解。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政法委副書記 唐春樹:我們的區級部門,還有我們的行業調解組織,還有我們的律師調解團隊,通過我們律師講法律,調解組織講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解決群眾反映的具體的矛盾糾紛。
通過調解最終將矛盾化解,節約了司法資源,也避免了矛盾升級。近年來,各地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社區警務、基層調解等工作機制,依靠群眾就地解決矛盾糾紛,2019年全國群體性事件同比下降了30%,集體上訪人次下降了31%。
中央政法委綜治督導局 唐盛利:老百姓的矛盾基本上化解在小、在萌芽狀態、在地方、在基層,真正地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整個的基層化解矛盾應該是做得非常扎實的,老百姓感受到小康社會的成色更足了。
安康的生活離不開安全的環境和安定的社會,群眾最關心什么就解決什么,在經濟領域,重點整治網絡傳銷、非法集資、地下錢莊等,守護百姓的“錢袋子”;在民生領域,依法嚴打“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違法犯罪,努力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在網絡領域,重拳治理網絡謠言、電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 龔維斌:隨著物質生活的豐裕,安全感已經變成了極其重要的民生內容,無論從網絡治理還是從社會治安,還是掃黑除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了非常好的社會環境和法律環境。
(編輯 程程)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二)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近日,湖南祁東縣曝光一起多人性侵未成年女孩的惡劣案件,警方已經逮捕全部犯罪嫌疑人,案件正在偵辦中。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韓亞聰編輯/侯曉然 覺得有收獲就點個贊唄
日前,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警營開放日活動在該市體育中心舉行,市民在活動中觀看警用無人機演示。不僅要求自身人身權、財產權不受侵犯,而且期盼人格權得到充分尊重……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社會治理亟須順勢而為、奮發有為。
2018年12月30日,王國生來到省委值班室,詳細了解節日期間全省值班值守工作,看望工作人員,強調要強化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堅持在崗在位,搞好值班交接,及時掌握信息,做到常備不懈、規范有序、運轉高效。1月1日,王國生到省公安廳指揮中心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公安民警,并向全省廣大公安民警致以節日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