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11:23 來源:經濟日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既要進一步把“蛋糕”做大,也要進一步把“蛋糕”分好。《建議》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從做好初次分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機制、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等方面明確了落實“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重大舉措。
分配是形成國民經濟循環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四個環節中的重要環節。生產創造的價值財富必須經過分配環節才能進入消費使用,分配結構直接決定消費環節的內容,而且分配對生產結構和發展,以及交換的機制等都產生重要影響。總的來看,收入分配問題主要表現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從宏觀層面上看,主要是要處理好國內生產總值的收入分配結構問題。居民收入與公共收入的結構關系是收入分配環節中的關鍵內容。收入分配結構對于我國宏觀經濟運行而言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其表現形式不一樣。在改革開放之前,表現為積累率的問題;現在則表現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之間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處理好了,才更有利于經濟的均衡穩定發展。處理好這個比例關系,至少要把握好兩點:其一,要按照《建議》“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的精神,有利于盡快形成和擴大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其二,要堅持實事求是、符合發展規律,兼顧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國家短期與長期利益兼顧,實現均衡可持續發展。
從微觀層面看,主要是要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有很多,處理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實際上是如何平衡效率和公平、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問題,這是個長期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共享”理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培育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作為收入分配工作的一個重點。這次《建議》又提出了幾條具體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這些充分顯示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的堅定性和一貫性。未來,我們要把這些政策舉措落到實處,從而從微觀上切實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新時期,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我們一定要在“十四五”時期努力奮斗,保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最終實現。
共同富裕不是絕對平均、同步富裕,而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富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新征程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須立足中國實際、著眼長遠、多措并舉、綜合施策,著力解決在實現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強大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指明了前進方向。決勝脫貧攻堅,是長期奮斗的成果,更是啟航新征程的動員。
作為第一民生工程,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幫扶力度,既是緩解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11月23日,貴州省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意味著中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兌現“五年之約”。近年來,不少國際人士親自來到中國,深入陜西、云南、貴州等西部腹地,親眼見證了中國脫貧攻堅的真實歷程。
11月23日,貴州宣布最后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志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也標志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意味著貧困人口從整體上已經告別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了重要基礎。
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楷模,是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
●要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要健全黨政主導的維權服務機制,健全勞動法律法規體系,為維護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合法權益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