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10:35 來源:新華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實現中國夢,必然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是軟實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則是硬任務。“十四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時期,必須在文化強國建設上邁出堅實步伐。規劃《建議》專門用一個部分對文化建設進行部署,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并從三個方面入手,部署了未來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一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是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凝心可聚力,心齊可移山。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文化凝心聚力、以文明交流互鑒,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強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出品人:田舒斌
總策劃:周紅軍
總監制:廖曉華 安傳香
策 劃:李潔瓊 馬若虎
監 制:徐樂靜
編 輯:徐 可
制 作:張 靈
配 音:賈璐聲
系列之四十四:【100秒漫談斯理】“四個一”讀懂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系列之四十四:【100秒漫談斯理】“四個一”讀懂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其中總結了十條“深”改經驗: 一是必須堅持黨對經濟特區建設的領導,始終保持經濟特區建設正確方向。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腐敗,就是利用公共權力為個人或小團體牟取私利。不敢腐是前提,不能腐是關鍵,不想腐是根本,“三不”缺一不可,必須強化系統集成、注重協同高效,形成反腐敗工作的強大合力和整體效應。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資源利用的高效率,一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著力破解的重大問題。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中新天津生態城坐落于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這里曾經是一片鹽堿地,通過建設生態城市、智慧城市雙輪驅動,如今,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圖景正在繪就。
從三江源到祁連山,從湖北神農架到浙江錢江源,從福建武夷山到云南普達措……目前,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在12個省份深入推進,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覆蓋不同生態環境類型,涉及多個珍稀物種。
《綱要》既從產出方面提出了經濟增長的指標,也從投入方面提出了約束性強的能耗指標,還從產出方面提出了環境約束的指標,表明我們推動發展的方法更加成熟和理性。馬凱:對,《綱要》根據不同服務行業的主體功能,把服務業大體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兩類,分別提出了發展方向和重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高度謀劃我國能源結構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逐漸形成我國能源供給革命的頂層設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我國能源發展對體制變革的迫切需求,積極推動能源體制改革,提出了能源體制革命的重要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