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09:18 來源:映象網
一邊是農村中小學的生源大量流失,另一邊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設施落后,當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一些鄉村學校正在淪為孤島,面臨著消失的危險,而城市學校“大班額”“擇校熱”等現象愈演愈烈,城鄉教育的不均衡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鄉村振興,教育先行,如何讓鄉村教育健康發展,讓學校留得住教師、招得來學生,讓教育教學質量贏得群眾認可,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前不久,河南漯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組織開展了農村教育改革樣本采風活動,筆者有幸走進漯河市郾城高中感受這所學校的魅力。曾經這所學校教師流失嚴重、學生不愿在這里上,多次面臨撤校的風險,后來通過學校領導層辦學理念的革新,優化教師激勵機制,構筑學生培育體系,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如今學校已成為擁有2000多名師生的好學校,令人嘖嘖稱贊,作為鄉村的一所高中,郾城高中的“美麗蝶變”,給鄉村教育發展帶來了諸多啟示。
陶行知先生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價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好校長能夠把整個心思投入到學校事業中,與師生同甘共苦,用鮮明的辦學主張引領師生共同前進,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郾城高中校長王學儒就是這樣一位扎根鄉村教育的追夢者,他視校如家、視師如賢、視生如子,用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鄉村筑夢人”的青春之歌。
其實,當我們真正用心研究鄉村教學的實際時,我們會發現鄉村教育大有可為,發展鄉村教育做與不做、做多做少結果完全不一樣。2018年3月,王學儒接到上級通知,到郾城高中擔任校長,一到任就面臨諸多問題,周邊村莊的學生不愿到鄉村高中上學,學校教師想方設法進城流失嚴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不高,教學資源不足、設備不全,這些都嚴重阻礙著學校的發展。面對困難王學儒沒有退縮,而是勇敢挑起學校發展的重任,以濃厚的教育情懷和滿腔熱情不斷探索農村高中特色發展之路。他多方籌措資金,建教學樓、蓋餐廳,自行設計改建報告廳、校史館,在學生寢室、教室裝空調,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他還積極與周邊知名高中、高校開辟合作辦學之路,持續激勵師生員工、不斷挖掘學生潛能,找回“嚴苦奮爭”的傳統校風,近兩年學校高考成績連年翻番,也贏得了學生家長和周邊群眾的認可。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通過王學儒校長的講解,讓筆者感受到了這位校長扎根鄉村教育的熱情,他風趣幽默的話語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才是教育,他投身鄉村教育改革的事跡令人欽佩。為防止男女生早戀,在全校推行男女生分區就餐;學生打碎花盆,沒有讓學生賠償,而是引導學生認識錯誤,義務為花園里的花澆水;主動邀請學術專家、文化名家、藝術大家走進校園,設立各種興趣班、特長班,拓寬學生成才之路;堅持人性化辦學,注重食品安全建設,在全省率先探索自主經營模式,打造一流智慧餐廳;在全國率先采用生物生態技術對餐廚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些無不展現著一位優秀校長的智慧。
鄉村教育大有可為。英國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尼爾有一句名言:“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郾城高中帶著鄉村教育的本真起舞,以其民主、自由的教育方式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向我們展示了農村教育改革的典型樣本,讓我們為郾城高中點個贊,也真心期待有更多的鄉村優質學校脫穎而出!(王學明)
?政治標準是選人用人第一位的標準,是最根本的標準。堅持政治標準,就必須具備政治覺悟。“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政治覺悟是黨員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現,是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齊心協力繪藍圖,眾志成城謀發展。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勝利閉幕。全會聽取和討論
悠悠萬事、民生優先,發展大業、以人為本。剛剛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
近日,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在上海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要傳承紅
“八路軍住豪華別墅”“師長在戰場喝咖啡抽雪茄”“主角清一色發膠發蠟”……近期,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劇《雷霆戰將》,因
“藍圖已經繪就,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用奮斗開啟下一個15年”“為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中國未來發展藍圖,指明前進方向,在廣大青年中引起強烈共鳴。
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走的是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的道路
“凡做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當前,肩
宣傳思想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