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9日21:48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史雅喬)9日,記者從國務院扶貧辦獲悉近期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進展情況。截至今年10月31日,各地對“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持續摸排、查缺補漏、及時幫扶,因災新產生的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強化掛牌督戰,加快扶貧項目實施進度。扎實推進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做好穩崗工作,“一個超過,兩個不低于”目標總體實現。大力開展消費扶貧行動,超額完成2000億元年度銷售任務。認真組織開展扶貧日系列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據國務院扶貧辦介紹,10月份以來,各地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作出的重要指示,持續保持攻堅態勢,加大工作落實力度,重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掛牌督戰情況。52個掛牌督戰縣2020年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99.56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17.72%,較3月19日提高40.11個百分點。東中部11省市組織動員1491家民營企業和660家社會組織結對幫扶1113個掛牌督戰村。
二、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情況。25個省份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973.01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08.93%。其中,省外務工1058.28萬人、省內縣外務工531.09萬人、縣內務工1383.64萬人。
東部9省市吸納中西部地區貧困勞動力837.63萬人,是2019年吸納人數的102.54%。
三、扶貧公益崗位情況。中西部22個省份扶貧公益崗位安置496.28萬貧困人口,其中護林員127.17萬人,護路員31.4萬人,保潔員151.39萬人,護水員18.02萬人,護理員6.19萬人,村務管理員34.29萬人,其它127.82萬人。光伏扶貧收益提供的公益崗位吸納貧困人口117.94萬人。
四、消費扶貧行動情況。中西部22個省份共認定136130個扶貧產品,涉及1836個縣和39523個供應商,已銷售2276.65億元。東部9省市消費扶貧金額675.15億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會上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有關部門一道,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拓渠道、強政策、優服務,持續加大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就業幫扶力度,累計幫助358萬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
脫貧攻堅的路上,贛鄱大地涌現出一批批先進個人,他們滿懷激情,用智慧和勇氣,帶領大家走上致富之路。除了日常的村委會保潔工作外,周青山自己在家養了一些雞鴨,種植一點水稻,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會前,與會人員到平輿縣藍天芝麻小鎮、寧波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園、中鑫家具有限公司等返鄉創業示范項目和先進企業進行了實地觀摩。戴柏華主持會議并參加觀摩活動,駐馬店市、葉縣、睢縣和平輿縣藍翎環科公司、新縣毛沖農業科技公司在會上作典型發言。
新疆和田,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一年的沙塵天超過260天,自然條件差、貧困程度深。墨玉縣喀爾賽鎮恰其庫木村駐村第一書記 阿力木江·艾麥爾:他跟我們說,我們外出打工,羊誰來養。
今年2月,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的政策;隨后,又將其中減半征收政策延長到6月底,將免征社保費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28日表示,前三季度,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為23.7萬農民工追發工資等待遇29.4億元。張瑩介紹,截至三季度末,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有1.79億人,較二季度末增加了200萬人。
寧夏持續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政策,使123萬搬遷群眾逐步實現“穩得住、能致富”。記者日前從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自20世紀80年代起,寧夏先后實施6次大規模易地扶貧搬遷,從中南部地區向引黃灌區、縣內有條件引水灌溉的地區累計搬遷12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7.8%。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在“背包工作隊”的努力下,占全州總人口近五分之一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已全部“搬出大山,遷入新居”。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3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就業形勢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25億人,覆蓋94.6%人口,電子社保卡累計簽發2.55億張,27個省份的221個地區開通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應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3日訊(記者韓秉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3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就業形勢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25億人,覆蓋94.6%人口,電子社保卡累計簽發2.55億張,27個省份的221個地區開通電子社保卡移動支付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