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7日12:49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習近平:從歷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風險、什么災難、什么逆流,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
這段話出自2020年11月4日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
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進步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人類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與風險不斷抗爭的歷史。
當前全球面臨多種風險挑戰,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不斷給人類社會前進帶來新的考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泛起,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嚴峻挑戰,凸顯了少數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所包含的深刻矛盾。現有的全球治理體系存在諸多弊端,霸權主義、強權主義、冷戰思維等還大行其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也再一次警醒我們:重大傳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威脅不容低估。
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要更好、更快地前進,就要認識到,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依賴度越來越高,人類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具有全局性、綜合性和長遠性。人類已經命運與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只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才能夠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本期特約專家:張雷 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習近平: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國殘疾人中曾涌現出一大批像張海迪那樣的自強模范,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激勵了全社會的奮發自立精神。
消除絕對貧困、推動全球減貧事業對促進全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至關重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突發造成的嚴重沖擊,全球減貧事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拿出切實舉措。即使面對嚴峻挑戰,應對貧困也不是虛無縹緲的追求,不是空中樓閣和鏡花水月,而是經過不懈努力能夠達成的偉大事業。
顯然,中國不僅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這種理念。只要我們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因此,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格外珍惜冷戰結束以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占主導地位的這段美好歲月。
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對2035年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習近平:中國將繼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全球抗疫領導作用,同各國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繼續向應對疫情能力薄弱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幫助,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中國將繼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佑護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么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新世界觀、新價值觀和新方法論,倡導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讓各國人民夢想成真。
對于“戰斗民族”而言,5月9日見證了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付出的慘痛代價,承載著俄羅斯人民最終取得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的喜悅。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簽署聯合聲明,宣布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普惠共贏”成為新時代中俄關系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國際禁毒日,央視網記者專訪精神心理醫學專家何日輝,從科學的角度揭開毒品的神秘面紗,認清毒癮的真實本質。遠離傷害,向毒品說“不”!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暴發并快速蔓延,對世界公共衛生安全提出嚴峻挑戰。要駁斥“造鍋、甩鍋”污名化中國,轉嫁抗疫主體責任不力的錯誤輿論。國內疫情暴發伊始,一些國家和各界友好人士通過不同方式向中國抗擊疫情提供支持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