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揭陽火炬村:“一墻一畫”繪就紅色文旅富民路

2020年11月07日10:31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5034

  火炬村標志性地標。 李相博攝

  火炬村村貌煥然一新。 趙唯淞攝

  走在火炬村,墻畫四處可見。 李相博攝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

  人民網揭陽11月5日電(趙唯淞)黨旗、國旗、火炬、號角、革命戰士沖鋒陷陣的身影……11月5日傍晚,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南山鎮火炬村,放學回家的小學生騎著自行車,在一面面彰顯紅色文化的墻畫間穿行。

  火炬村原名龍躍坑村。解放戰爭時期,潮汕人民抗征隊就在這里成立。如今,村里保留著豐富的革命遺跡,如潮汕人民抗征隊司令部、后勤部、兵工廠、彈藥庫、軍政法庭、后方醫院等。

  步行進入火炬村,“一墻一畫”的景象非常吸引人眼球。放眼望去,鵝黃色墻面上畫著黨旗、國旗、火炬、號角、沖鋒陷陣的革命戰士;轉角處,充滿年代感和煙火氣的蓑衣、斗笠、種田、下河捉魚的畫面也不在少數。

  去年火炬村重新粉刷舊屋外墻,以紅色故事為主題,繪制革命老區代表性墻畫,整個村貌煥然一新。走在村里,每一個轉角處,生動形象的精美畫面都能給人帶來驚喜,讓人更加了解這個“廣東省紅色黨建示范村”。

  “這些墻畫顏料都經過特殊處理,10年不會掉色。”揭陽市直屬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駐火炬村黨建指導員何剛驕傲地介紹道。去年5月,火炬村還專門聘請專業的規劃設計團隊,對整個村莊進行全面規劃提升。

  “從前的環境可沒有這么好。”望著眼前李氏祖祠外廣場上整齊的石板地,脫貧戶李許感慨道,“水、電、網都有了提升,還鋪上了柏油路。在外讀書的兒女回家更方便了。”

  據了解,火炬村人口有1800多人,但常住人口僅有800余人,年輕一代多出村去讀書務工,老齡化嚴重。現在的火炬村環境整潔,道路交通條件變好了,村民的幸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現在,火炬村著重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紅色旅游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保護紅色文化資源的同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明年7月,我們計劃改造老屋舊屋,專門做紅色故事民宿開發。”何剛說道。目前,火炬村還在探索進一步拓展農產品加工包裝產業,增加住宿、購物、鄉村休閑體驗等項目提高經濟附加值,保障農民受益,最終構建起完善的旅游產品體系。

文章關鍵詞:紅色文化 火炬 墻面 富民路 繪就 墻畫 黨旗 黨建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解放戰爭時期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記者探訪十堰茅塔鄉東溝村:紅色文化+綠色發展走出文旅扶貧路

    ”東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旭介紹,2019年全村實現經濟總收入730余萬元,旅游接待量達4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50余萬元,帶動周邊50余戶村民就業創業,90%農村勞動力吃上了“旅游飯”,摘掉了“貧困帽”。

  • 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今日談)

    帶孩子參觀革命舊址,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范;走進革命紀念館、歷史博物館,重溫紅色故事;獻上一束花,向為共和國獻身的英雄致敬……憶崢嶸歲月,聚奮進力量。“十一”期間,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互動體驗中感悟紅色文化,在致敬英雄中激發吾輩當自強的奮斗熱情。

  • 【地評線】在紅色文旅中汲取追夢動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以此為縮影,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人們在游覽中滋潤家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汲取追夢動力。

  • 【民族團結黨旗紅】傳承紅色基因 青海黃河岸邊有片紅色沃土

    (吳兆飛)凝望著黃河出神,汽車一個轉向,視線被拉回到窗前。與積石山隔黃河相對,距查汗都斯鄉政府5公里,循化縣西路紅軍精神紅色教育基地便坐落于此。

  • 服務更精細 景點增魅力(傳承·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在場館展陳中融入智能元素、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講解、打造研學培訓等復合業態……湖南紅色旅游文化節已舉辦17年,見證了湖南紅色文旅產業的不斷升級。在旅游文化節的開幕城市韶山,游客除了可以瞻仰毛澤東故居、紀念館,還可以觀看大型實景演出、沉浸式情景劇,在韶山營地參加紅色研學。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