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15:45 來源:東方今報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豬肉價格下降,引起消費者關注。目前全國豬肉價格走勢有何變化?生豬生產恢復如何?明年元旦和春節,百姓碗里的豬肉是否有保障?
鄭州白條豬連續18天跌破20元/斤,
多家超市推特價豬肉
“今天白條豬18到19元一斤,豬排骨21元,豬后腿20元左右,五花肉一斤20至21元,每天價格小幅浮動”11月4日下午,鄭州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下稱“萬邦批發市場”)一名工作人員說。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萬邦批發市場的白條豬價格已連續18天低于20元/斤。
“這是超市推出的凍鮮豬肉,廋肉一斤17.8元,帶肉腿骨15.8元一斤。”4日中午,在鄭州航海路一家丹尼斯超市,售貨員向顧客推薦特價豬肉。
當天,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走訪丹尼斯、大潤發等市內多家商超發現,“凍鮮肉”等特價豬肉在各店都有促銷。
4日當天,鄭州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網公布的肉價顯示,產自鄭州、漯河的白條豬批發價每公斤均價36.5元;而產自鄭州、中牟的五花肉批發價每公斤均價41元;產自河南的豬后腿批發價每公斤均價41元。據萬邦批發市場白條豬近30天價格走勢圖顯示,自10月18日起,已經連續18天跌破40元/公斤,即低于20元每斤。
另據商務部官網消息,上周(10月26日至11月1日)肉類價格總體有所下降,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39.26元,下降3.5%。
預計元旦、春節肉價低于上年同期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的張立桂“掌管”著一家人的餐桌,是生鮮店的常客。最近幾周她明顯感受到“肉盤子”輕快不少:“國慶假期我回老家,在縣城買豬肉還得一斤30多元呢,這兩天在濟南買了一斤里脊,價格降到20多元。”
在濟南市玉函路的銀座超市“金鑼冷鮮肉”銷售柜臺,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近一段時間肉價降幅明顯,柜臺銷售額也有所上升,目前每天銷售額近8000元。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以來隨著生豬生產恢復,豬肉市場總體呈現出供應改善、價格振蕩回落態勢。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說,生產方面,今年3月以來生豬出欄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前期新增產能正在陸續釋放。進口豬肉也在增加,1至9月進口量為328.6萬噸,同比增長132.2%。價格方面,9月以來豬肉價格連續9周下降。
“目前集貿市場價格每公斤47.66元,比今年2月份的最高點低了11.98元,回落趨勢明顯。”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表示,根據專家分析和測算,綜合考慮生產恢復、進口、消費變化等因素,預計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供應量同比會增長約三成,價格總體將低于上年同期,不會出現價格大漲情況,“能夠保障過年期間老百姓碗里不缺肉”。
前三季度生產恢復好于預期
魏百剛表示,今年以來各地落實生豬生產恢復扶持政策,加快養殖場戶擴能增養,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前三季度生豬生產恢復好于預期。
據了解,前三季度全國新建投產了1.25萬個規模養豬場,1.34萬個空欄規模養豬場復養。到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
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推動下,今年養殖場戶補欄增養的積極性高,生豬生產持續恢復。
“特別是今年6月和7月,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先后實現同比增長,這是生豬生產恢復的兩個重要拐點。”陳光華說,8月、9月增幅進一步擴大,“按照這個趨勢,我們有信心實現全年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標。”
多措并舉強化疫情防控
秋冬季是動物疫病多發時期,如何做好防控、確保來之不易的生豬生產恢復勢頭?
據了解,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督促指導各地嚴格養殖、調運、屠宰和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監管。堅持開展入場采樣監測,結合11月份開展的秋防檢查,督促各地落實防控措施。加快推進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建設,力爭年底前建成一批高質量的無疫小區,帶動養殖場戶提升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來源:新華視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盧懷濤/文圖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10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繼續增長,隨著前期新增產能陸續釋放,生豬出欄逐月增加,豬肉市場供應明顯改善。據監測,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32%;生豬存欄3.87億頭,連續9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27%。
11月7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肉類大會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舉辦。王斌表示,當前,中國肉類生產穩步恢復,供給能力逐步增強,生豬存欄持續回升。王斌透露,中國肉類進口規模大幅增長,預計今年全年肉類及食用雜碎進口總量將突破950萬噸,創歷史新高。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以來隨著生豬生產恢復,豬肉市場總體呈現出供應改善、價格振蕩回落態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說,生產方面,今年3月以來生豬出欄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前期新增產能正在陸續釋放。
農業農村部在昨天(21日)發布,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今年,生豬生產恢復好于預期,各地推動養殖場戶加快擴能增養,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有力推動了生豬生產恢復,前三季度新建投產1.25萬個規模豬場,1.34萬個空欄規模豬場復養。
據農業農村部10日消息,去年以來,各地各部門狠抓工作落實,推動生豬生產恢復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要改善養殖設施裝備條件,不斷提高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水平,加強良種選育推廣,整合優化屠宰產能布局,建設現代化生豬流通體系。
近年來,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在保障國家食物安全、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牧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專家模擬研判,今年9-12月生豬出欄將逐月增加,將比去年同期增長17.3%,預計豬肉平均價格也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中國肉類協會日前在2020中國國際肉類產業周上發布的中國肉類產業發展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量自去年10月開始連續環比增長,生豬存欄量連續回升,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同比降幅收窄。
據報道,某生豬企業計劃占用近1.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建設養豬場,目前當地政府已叫停相關項目,并展開全面調查。統籌兼顧鄉村各類產業用地需求,絕不意味著要與糧爭地,對永久基本農田始終要實施特殊保護。
農業農村部今天公布了7月份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洪澇災害對中晚稻生產影響總體有限;雙季晚稻搶插搶栽加快推進,目前已完成九成以上。
肉價漲勢開始減弱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生豬生產繼續較快恢復,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增加,生豬存欄開始同比增長。7月份,全國31個省(區、市)生豬存欄全部實現環比增長,前期降幅較大的南方主產省份繼續快速恢復,江蘇、安徽、廣東、湖南、四川等省生豬存欄環比增幅在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