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12:25 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日訊 (記者 喬金亮)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總結暨表彰電視電話會議2日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做好頂層設計、科學安排進度、健全配套政策,指導各地在前期村組、鄉鎮和整縣試點基礎上,從2014年開始整省試點并逐步全面推開,歷時5年在全國2838個縣(市、區)、3.4萬個鄉鎮、55萬多個行政村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9年組織開展“回頭看”進一步鞏固成果,將15億畝承包地確權給2億農戶,并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取得顯著成效。
作為首批整省推進試點單位,山東省先行先試,利用3年時間率先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山東省有關負責人介紹,以確權數據為基礎,全省完成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5600萬畝任務。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促進了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到2019年底,全省農村土地流轉率達到42.3%,比2012年提高29.7個百分點;全省家庭農場達7.88萬家,農民合作社達21.46萬家。
黑龍江省強化確權登記成果應用,增強發展活力。黑龍江省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土地確權登記,全省完善家庭承包合同426萬余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5500余件,調處矛盾糾紛7600多件。建成省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73個縣、區全部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累計交易額2.6億元。依托確權數據,與金融機構合作,為農民提供低成本、便捷化的信用貸款,已累計發放貸款近200億元。截至目前,全省土地流轉面積超過1.3億畝,占耕地面積54%。
為健全技術標準,農業農村部規范工作流程,明確權屬調查、審核公示、完善合同、頒發證書等“九步工作法”,統一工作規程。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技術,開展調查方法試驗,制定調查規程,既保證確權精準又有效降低成本。先后制定1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和10個規范性文件,組織各地培訓技術骨干數百萬人次。強化質檢驗收,制定成果檢查驗收辦法,指導各地分期分批開展縣市驗收,嚴格把好確權質量關。
為推動成果應用,農業農村部印發數據庫建設技術指南,完成2838個縣級成果匯交、質檢,明確各級土地承包信息平臺建設總體思路和具體要求。目前,全國信息應用平臺已初步建成并實現數據匯總、業務管理、成果應用、信息共享等功能。農業農村部還指導各地利用信息平臺,方便農民和新型主體查詢,精準發放財政補貼,并配合人民銀行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悉,下一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工作機制,完善相關制度,推動解決遺留問題,拓展確權成果應用,進一步做好承包地管理各項工作;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試點,指導試點地區探索具體辦法,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抓緊制定配套政策,為全面開展延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長久以來,我國海產養殖主要在沿海地帶,多年下來,養殖戶已經飽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沿海養殖面積正在收縮。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用一年多時間做海水降鹽實驗,讓青蟹不斷適應蘭考的生存條件,最終成功了。策劃丨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 陳劍平院士 劉艷
為扎實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工作,各地出臺政策舉措,豐富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有效實現形式,使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始終充滿活力。截至目前,全鎮已流轉土地5萬多畝,發展了70多家種養殖基地,帶動近1000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十三五”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統籌謀劃婦女事業發展。女性平等獲得土地權益的背后,是“促進婦女全面發展”首次作為專章的專節被寫入了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新時代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農村承包地管理工作,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是安民固本之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習近平對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農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農業農村部11月2日發布,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后,國家組織開展“回頭看”進一步鞏固成果。韓俊介紹,下一步將推動解決遺留問題,拓展確權成果應用,進一步做好承包地管理各項工作,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試點。
習近平對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農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開展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舉措。
我國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種植業結構持續優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已經印發,將啟動實施新一輪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同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全面扎實推進。
伴隨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深化,縣一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加快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流轉,早日將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上升為法律規定。
伴隨新一輪農村改革的深化,縣一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要加快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流轉,早日將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上升為法律規定。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2017年開始,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