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09:12 來源:經濟日報
圖① 10月15日,工作人員在衡陽南站對湖南衡陽首趟中歐班列做發車前的檢查。
羅 盟攝(新華社發)
圖② 湖北襄陽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技術工人在生產線上加工出口產品。
王 虎攝(中經視覺)
圖③ “十三五”期間,山西省能源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汾河也重現昔日美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梁 婧攝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國土面積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區位重要?!笆濉逼陂g,中部地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中部崛起再上新臺階。
中部地區加快追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2006年4月,《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的印發,標志著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正式實施。10年間,中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務院批復同意《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對中部地區提出了“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即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看來,中部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用好了,可以“左右逢源”。向東,可以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向西,可以挖掘西部的市場空間和發展腹地。
“‘十三五’時期,中部地區在進一步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上又有了明顯改進?!备邍φJ為,5年來,中部地區的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體系的總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以“一帶一路”為抓手,中部地區依托特色優勢,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吸收外資的數量不斷增加,投向的領域也更加優化。
新時代,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多個國家重大戰略在此疊加。例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屬于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安徽還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河南、山西則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三五”期間,中部地區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2019年,中部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3%,快于全國1.2個百分點,在四大區域板塊中增速繼續居首,有力支撐了全國經濟的發展。
“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重大國家戰略覆蓋了中部六省,對中部地區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高國力表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中部地區內部的整體黏性還不強,一些省份往往選擇就近融合。他認為,中部地區具有產業合作互補的巨大潛力,中部六省之間還應進一步加強彼此的經濟聯系,打造要素流動密切、資源配置高效的內生型經濟體系。
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十三五”期間,中部地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更大功夫,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湖北著力調結構促轉型,大力推進“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2019年“芯屏端網”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江西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搶抓機遇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2019年航空、電子信息、中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縱深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安徽正式成為長三角重要組成部分,并被賦予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的戰略使命。2019年,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原創性、首創性科技成果和產品獲得重大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5%。
——湖南多措并舉優化經濟結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0%左右,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增速超過30%。
——山西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2019年退出鋼鐵產能175萬噸,關停淘汰焦炭產能1192萬噸。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快于規上工業,非煤工業、制造業增速快于煤炭工業,工業結構反轉呈現良好態勢。
——河南重點培育智能裝備、智能傳感器等十大新興產業,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等新產品產量快速增長。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個和2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馬慶斌認為,“十三五”期間,中部六省經濟發展體現出三個突出特點:一是穩中較快,為全國經濟穩定增長發揮了“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尤其是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除湖北特殊原因外,其他省份經濟發展的韌性更加凸顯;二是穩中有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中部地區的先進制造業、數字產業、新材料、醫藥研發、海洋工程、文化產業等呈現亮點頻發、多點沸騰的良好局面;三是穩中向優,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協同的局面逐步形成,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區域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穩步擴大,為“十四五”時期成為雙循環新格局的關鍵區域奠定了雄厚基礎。
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日前,國務院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繼河南、湖北之后,中部地區的自貿區再添兩席,在全國21個自貿區中占近1/5。
從戰略定位來看,湖南自貿區將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內陸開放新高地;安徽自貿區將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內陸開放新高地。
“湖南、安徽自貿區的設立,對于更好發揮中部的資源、土地、勞動力優勢,形成新的開放促改革,激活新發展活力意義重大。中部地區高水平開放平臺的打造,可以更好發揮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空間樞紐功能,為打造具有全國和世界意義的供應鏈樞紐、產業鏈集群提供更好的制度基礎?!瘪R慶斌說。
不沿邊不靠海的中部地區在“十三五”期間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除4個自貿區外,中部地區還擁有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這是全國第三個、中部首個國家級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數據顯示,2019年,湖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4342.2億元,同比增長41.2%,增速居全國第一,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今年1月至8月,江西外貿進出口271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9%,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一,疫情之下實現了逆勢增長;河南加快“空中絲綢之路”建設,2020年上半年,河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額實現634.4億元,同比增長27.9%。
馬慶斌認為,未來中部崛起將呈現新的態勢,產業鏈將更加現代化,開放型經濟更加具有法治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特征?!拔磥淼闹胁浚瑢⑹菄鴥韧鈶鹇酝顿Y者新技術新產業競爭合作的新舞臺,并將成為高水平承接東部產業的高地,以及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的重要來源地。”
在高國力看來,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日新月異,對外開放對自然區位的依賴度在下降,中部地區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未來還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綜合配套能力和承接能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疲┱猩?83.61萬,占普通本??频?2.90%。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結出更多實踐成果,展現蓬勃生機。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愛是因為這是一條連接鄭州北區東西向的咽喉要道,而恨則是由于彩虹橋常常在早晚高峰擁堵得一塌糊涂。去年10月26日起,鄭州市對彩虹橋進行封閉,由此,驅車往來高新區和東區需要繞上一大圈。
“‘十四五’時期,海南最大的機遇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任務是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笆濉睍r期,海南辦成了許多過去不敢想、沒辦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
題:先學一步 深學一層——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綜述 像農業農村部一樣,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通過扎實深入的學習,進一步吃透全會精神。
“十三五”期間,我國社保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管理服務優化規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