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11: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多種教育形態中,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非常緊密。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培養畢業生累計達2億多人。現在,各級各類職業院校每年培養畢業生約1000萬人,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支撐。
——支撐中小企業聚集發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老工業基地湖南株洲,如何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打通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計。2009年,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園開始建設,如今已有11個職業教育集團、220個專業對接省市兩級重點產業。
對接產業、優化布局,是職業教育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近年來增設集成電路技術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服務等一批新專業,全國職業院校共開設1200多個專業和10萬個專業點。
如今,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支撐中小企業聚集發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城鎮化發展的主力軍。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鄉村振興。
有數據顯示,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職業教育成為見效最快、成效最明顯的教育扶貧方式,在脫貧攻堅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高職教育對提升農村家庭畢業生收入作用日益顯現。
2016年起,我國兜底式支持西部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到東部地區接受優質中等職業教育,畢業后根據學生意愿優先推薦在東部地區就業,實現就業脫貧。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建立了以國家獎助學金和免學費為主,地方政府資助、學校和社會資助等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努力確保沒有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貧失學、因學致貧、因學返貧。
——穩定和擴大就業、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2019年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0%,連續11年超過90%;中職畢業生就業率為97.07%,連續11年超過95%。
近年來,職業教育在穩定和擴大就業、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按照中央關于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部署,2019年高職擴招116.45萬人,順利完成高職擴招百萬任務,今明兩年將繼續擴招200萬人。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各地各部門一方面指導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一方面加大力度推進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為切實幫扶湖北高職院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創業,教育部通過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一幫一”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先后組織兩批高職院校對接湖北省所有高職院校。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職業教育為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紅利,有效促進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將始終堅定走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出力,為脫貧攻堅助力,為人的成長成才筑基。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9日 01 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著力解決我省職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動我省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省政府制定了《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著力解決我省職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動我省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省政府制定了《實施方案》。
受訪者認為,不確定的外部環境確實會對部分行業就業,以及部分商品物價有影響,但我們的民生“成色”不會因之減退。——在確保民生投入的基礎上,民生政策更注重激發內生動力,惠民效果將逐步顯現。
在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只有河北師范大學新增家政學專業,學制四年,學位授予門類為法學。據湖南女子學院官網顯示,河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旅游)學院副院長馮玉珠、家政學教研室主任尹汝龍一行來還專門前往湖南女子學院,就家政學專業建設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