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21:14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習近平:今年以來,14億中國人民不畏艱難、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
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莊嚴承諾,也是14億中國人民共同的期盼。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部署,強調打好三大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2020收官之年,原本我們就有許多硬仗要打、很多硬骨頭要啃,卻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面對新挑戰和新問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勠力同心、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迎來經濟企穩復蘇。
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蓋的區域要全面,是城鄉統籌發展的小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面對疫情帶來的“加試題”,各地積極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扎實基礎。
所以,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本期特約專家:史志樂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樹木盡頭,兩間配備空調的廠房矗立道旁,通過水泥路與村道相連。秀梅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秀梅,向鹿邑縣申請并實施了無公害黃瓜溫室大棚到戶增收試點項目,帶動貧困戶40戶,每年戶均分紅500元。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過去種玉米趕上好年景一畝最多也就300元,現在一畝甘薯加工成粉條能掙3000元,又打工又分紅,日子越過越好。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國“十三五”殘疾人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殘疾人數逐年減少,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殘疾人康復服務逐步完善,殘疾人就業幫扶邁出堅實步伐......一張張助殘脫貧成績單顯示我國8500萬殘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碩成果。目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廣大殘疾人必將最終戰勝貧困,步入全面小康,與全國人民一道開啟新生活的起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習近平總書記格外牽掛著殘疾人群體,他曾說過,“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本期《習聲習語》邀您一起傾聽,總書記這樣把這個特殊群體放在心間。
“人、產、城”如何統籌布局、良性互動,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課題。即將啟用的晉江市醫院新區,不僅硬件一流,還成功“聯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共同打造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編輯祖拜爾·庫雷希表示,中國成功的減貧成果令巴基斯坦政府感到欽佩,總理伊姆蘭·汗一直在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希望以此讓更多巴基斯坦人過上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