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20:5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全球多數地方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掙扎,中國再一次證明了在有力控制住疫情后,是可能實現快速經濟恢復的。”在中國政府19日發布三季度經濟數據后,《紐約時報》作出這樣的評價。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當天發布的數據,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達到4.9%;總體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0.7%,增速由負轉正,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
在最新發布的數據中,還有多個“年內首次由負轉正”的數字。這其中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等。此外,截至9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經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5個月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2個月正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連續4個月正增長。這些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有力證明,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確實走在了全球前列。《華爾街日報》撰文稱,中國經濟三季度增速已經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凸顯了中國經濟的穩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就業民生的保障政策正在發揮效力。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標任務。9月份中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整體呈現穩中有落的態勢。與此同時,物價漲勢溫和,居民收入也在回升,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0.6%,與同期經濟增長0.7%基本同步。可以說,中國政府在防控疫情、全力保護民眾生命健康的同時,不斷加大對企業和困難群體的紓困力度,保住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對后期經濟復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英國渣打銀行首席執行官比爾·溫特斯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方面的應對措施創下了“非常、非常少”的企業破產紀錄,在健康危機的早期階段“很少”失業,在后期經濟恢復中就沒有那么多“滯后”的情況發生。他稱贊道,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出人意料地恢復增長,表明其似乎已經找到了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靈丹妙藥”。而中國逐步好轉的經濟數據,也一次又一次證明在疫情暴發后,中國政府以保護生命、控制疫情為先,統籌推進復工復產的策略關鍵且有效。
下一階段,不管是從需求端、生產端,還是從整個市場表現出來的信心和活力來看,中國前三季度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仍將繼續得到保持。從需求端看,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6.37億人次出游、近1億人次觀影、約1.6萬億元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這些鮮活的數據清晰地說明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正在回暖。從生產端看,供應鏈上的卡點和堵點不斷打通,產業循環正在持續改善。比如,三季度中國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76.7%,比二季度回升2.3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回升了3個百分點,通用設備制造業回升了1.7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市場主體信心正在增強。人們看到,中國政府的紓困政策成效顯著,1—8月份新增減稅降費1.88萬億元。同時,企業利潤持續增長,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9.1%,連續4個月正增長。從企業預期看,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51.5%,非制造業商務活動55.9%,這兩個指數都是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正如中國官方所言,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中國經濟“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態勢。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逐步好轉對世界經濟復蘇無疑產生積極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2020年中國經濟預期大幅上調至1.9%,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同時,該機構對明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高達8.2%。該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斯表示,中國經濟的表現正在拉高全球的增長數字,如果沒有中國的拉動,全球經濟“2020年和2021年的累計增長將為負數”。
總體上看,中國經濟整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境外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地區、行業、企業的恢復還不均衡,保持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下一步,中國將繼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讓“中國號”經濟列車穩穩地在復蘇軌道上前行,為拉動全球經濟復蘇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國際銳評評論員)
全球幾個主要經濟體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業數據普遍走強,世界經濟逐漸顯現緩慢回升態勢。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另一方面,部分發達經濟體因為國內疫情控制不力,挫傷企業信心,使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表示,最新的就業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環境嚴峻,國家或面臨“黑暗冬天”,并要求特朗普政府采取“緊急行動”。拜登表示,如果國會和特朗普總統不采取行動,到12月底,將有1200萬美國人失去他們的失業救濟金,這是他們負擔食物和支付賬單的經濟來源。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蘇和發展的信心。”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當地時間12月1日,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經濟復蘇就沒有短板,比如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服飾業,自從開年以來一直位于臨界點以下,行業景氣度仍然偏弱。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與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查顯示,由于供需同步改善,加之惠企紓困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中小企業效益狀況略有改善。近一個月來,國務院層面密集開會部署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從中央部委到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新一輪舉措,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特別護航中小企業發展上合力打出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