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17:38 來源:CCTV國家記憶
1950年11月1日,北方深秋的空氣中已透出絲絲寒意,此時,第9兵團第27軍的指戰員們乘著夜色登上了一輛軍列。
由于事發突然,登上列車的許多將士還不清楚此次調動究竟要去向何處,肩負怎樣的使命……
軍列呼嘯著急速馳騁,車廂內懸掛的兩盞馬燈,在半空中晃來晃去。
借著微弱的燈光,第9兵團第27軍第79師第235團3營副教導員遲浩田和該營其他領導,向全營官兵傳達朱德總司令于10月29日在華東軍區第9兵團駐地曲阜所作《朝鮮戰局形勢與入朝作戰的意義》的報告。
直到此時,戰士們方才得知,這次緊急行動,不是南下,而是北上。11月1日當天,行進途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番號改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
志愿軍第一次戰役結束后,西線美第8集團軍被迫后撤,但東線的美第10軍仍繼續向北推進。
為改變東線戰場態勢,10月31日,毛澤東電示華東軍區:9兵團全部著于11月1日開始,先開一個軍,其余兩個軍接著開動,不要間斷。到達戰區之后,受志愿軍司令部指揮,以在東線尋機各個殲滅南朝鮮軍首都師、第3師、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為目標。
組建于1941年的美陸戰第1師,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過煉獄般的奪島血戰,齊裝滿員2.5萬人,堪稱王牌中的王牌。
面對這支王牌部隊,志愿軍第9兵團毫無懼色。
11月24日,美陸戰第1師全部進入長津湖地區。
志愿軍第9兵團決定抓住美軍兵力分散,尚未發現志愿軍集結的有利時機,集中兵力,于11月27日黃昏向長津湖地區的美軍部隊發起全線進攻。
戰至11月28日清晨,志愿軍第9兵團已完成對長津湖地區美軍的分割包圍,將美陸戰第1師和美步兵第7師主力分割包圍于長津湖東面的新興里、南面的下碣隅里和西面的柳潭里等地。
11月29日上午,下碣隅里的美軍向南突圍。
堅守在下碣隅里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的是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帶領的3排。
戰斗一開始,美軍就瘋狂地向3排陣地發起猛攻,白雪皚皚的山頭被打成一片焦土。美軍罕見地連續發起了8次沖鋒,都被3排打了下去。
陣地上只剩下連長楊根思和兩名傷員,所有的彈藥已經打光。生死時刻,楊根思命令兩名傷員帶著重機槍撤離陣地。
孤身一人的楊根思面對美軍的第9次進攻,臨危不懼,沉著應對。
時為第20軍文工團創作員 徐坤 :
這時候有40多個敵人上來,他抱起了唯一的最后一個炸藥包,拉著導火索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
楊根思犧牲時,年僅28歲。
1950年11月29日,根據敵情變化,志愿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宋時輪決定集中兵力逐點殲滅被圍之敵。
11月30日,第27軍5個團對新興里美步兵第7師部隊發起總攻,隨即美軍防線被捅得七零八落。
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
27軍80師239團4連,他們被授予的任務是連夜穿插,直插到美軍31團團部。
第239團2營直搗黃龍,沖進敵人的指揮所。
更為傳奇的是,戰前營部炊事班長交代的一個特殊任務,竟讓志愿軍獲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戰利品。
時任第27軍第80師作戰科長 高圣軒:
在戰前,營部的炊事班長給3營的一個通信班班長交代個任務,說你打仗的時候,給我找一塊布,我好蒸饅頭。戰斗結束以后,這個通信班長就到處給找布了,發現一塊質量還不錯的布,他就給拿回來了。
時為第27軍政治部報社編輯 孫佑杰:
有人發現報告了領導,領導出去一看,這個不要亂動,這是美國一個旗子,它是北極熊團標志的一個旗子。
△志愿軍當年繳獲的北極熊團旗,國家一級文物,現被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團部被端,新興里美軍全面崩潰,戰至12月2日凌晨,被稱為“北極熊團”的美步兵第7師第31團覆沒。
這一戰創造了志愿軍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次全殲團建制美軍的戰例。
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
這個是在我軍戰史中第一次對美軍一個成建制團進行殲滅,而且擊斃了團長,從此在美軍的序列中就沒有這個北極熊團了。
新興里的美軍被殲,東線美第10軍全線動搖。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命令所有部隊向咸興、興南地區實行總退卻。
為免于全軍覆沒,美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不斷呼叫航空兵進行空中支援,連停泊在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也全部出動,掩護美陸戰第1師撤退。
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 齊德學:
美陸戰第1師從來沒打過敗仗,在朝鮮戰場東線,有人說它是第一次用撤退這個字眼,對他們的心理影響非常大。
水門橋,位于古土里以南6公里處,橋下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這里是美陸戰第1師南撤的必經之路。
這一天,長津湖的氣溫驟降至零下38攝氏度,志愿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部隊擔負在水門橋邊的高地上阻擊美軍的任務。
當美陸戰第1師先頭部隊偵察至此時,眼前的一幕令他們驚呆了。志愿軍許多戰士呈戰斗隊形散開,臥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執武器的姿態,怒目注視前方,沒有一個人向后,凍僵在雪地上。
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
當我們的后續部隊上去打掃戰場的時候,他們從一位叫宋阿毛烈士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個卡片,上面寫道: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志愿軍整整100多人的連隊,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與陣地永恒地堅守在一起。
美陸戰第1師突圍南撤一路丟盔棄甲,損失過半。美第10軍一路跌跌撞撞,乘船從海上撤離。
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從11月6日到12月24日,連續作戰49天,志愿軍以作戰減員3.07萬余人的代價殲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挫敗了“聯合國軍”在圣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
志愿軍第9兵團在東線嚴寒中的殊死決戰,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根本扭轉了朝鮮戰局。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在距離長津湖戰場遺址不遠處的烈士陵園中,安葬著9867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他們將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1950年的冬天。
英雄不朽,人民永記!
國家記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如果您有父輩親人曾是志愿軍戰士,
請在下方留言:
我的(_)某某某是志愿軍第(_)軍的(_)
如“我的父親是志愿軍第38軍第112師政治部宣傳干事”
曬出您身邊那位“最可愛的人”!
讓我們一起致敬!
敬請收看今晚(10月19日)19:59CCTV-4《國家記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之《冰湖血戰》
全網獨家首發盡在央視頻APP!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節目掃描下方二維碼搶鮮看!
文字丨許晶
編輯丨馬愛杰 胡渝
主編丨姜黎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弘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推進偉大事業中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里,人們除了為志愿軍的英勇頑強而感動外,也關心志愿軍官兵吃什么。從1952年起,國內一些食品加工廠還研制生產了罐頭食品,供給在朝鮮前線的志愿軍食用。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憑著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奪取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也為祖國的和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中的珍貴歷史資料中,匯集了新影廠保存的來自70年前中國、美國、朝鮮、韓國四國攝影師攝制的影像,多視角還原歷史。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解放軍報微信將陸續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文物背后的故事”系列文章,一起回顧那段英雄歲月。在第二次戰役中,志愿軍共殲敵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繳獲“聯合國軍”坦克和裝甲車200余輛,其中就包括M26“潘興”重型坦克。
2020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題: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志愿軍將士精神永流傳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上,杜文亮老人向抗美援朝英雄雕像敬禮(10月27日攝)。
第82集團軍某旅從抗美援朝光輝戰史中汲取強軍力量—— 參加集團軍以上比武考核,榮獲23個第一…… 前不久,該旅官兵參加實兵對抗演習凱旋,“能打仗、打勝仗”的戰斗口號響徹營區。
1950年12月26日,《新華日報》頭版刊發報道《楊根思英雄排的不朽業績》,用這樣的文字追述楊根思和戰友們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兩張照片都是楊根思生前的個人照,由曾任楊根思班長的吳春林保存,是楊根思送給老班長留作紀念的。
無數志愿軍將士血灑戰場、埋骨異國,用鮮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一支軍隊能夠贏得敵軍司令官的高度贊揚,不能不說志愿軍深入骨髓的血性戰斗意志世所罕見、令人欽佩。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本片播出之際,志愿軍老戰士文擊迎來103歲生日并收到“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