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11:22 來源:人民日報
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
交通運輸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托。要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今日起,本版推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關注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系列報道,聚焦我國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領域的進展和前景,敬請關注。
——編 者
交通運輸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提出,要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是什么樣的?應當如何加快建設?記者進行了采訪。
夯實基礎——
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
物流是流通的重要方面,運輸是物流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進,有望使運輸骨架更強健:看公路,云南保山至瀘水高速、甘肅平涼至天水高速、四川沿江高速等項目加緊施工;看鐵路,去年新通車的“北煤南運”新通道——浩吉鐵路日均開車增至20列,川藏鐵路也在分段推進;看航空,成都、青島等地新機場工程建設正忙……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里程雙雙位居全球第一,但對照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要求,還有不小提升空間。”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說。
下一步,應當如何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
要追求綜合效能。張曉東分析,目前我國東中部地區的公路、鐵路已經比較發達,未來應重點提升現有各種運輸設施的銜接水平,發揮現代化運輸的綜合效能。“相比而言,部分中西部地區交通網絡還不夠完善,要站在貫通東中西、覆蓋海陸空、連接海內外的高度來謀篇布局,助力形成國內統一大市場,使更多人流物流聯入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像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聯通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就體現了這一思路。”
要強化薄弱環節。“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場數量還偏少,特別在客貨運輸需求旺盛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機場規模還不足。”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認為,有關方面應適當擴大空域和地面資源供給,加強機場建設。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告訴記者,交通運輸部將部署加快建設綜合運輸通道、樞紐和網絡體系,重點推動沿邊沿海跨江跨海公路體系、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湘桂運河、贛粵運河等重大工程,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升主通道容量和韌性,增強交通密度和活力。
補足短板——
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
7月19日,隨著一架新的全貨機入列,順豐航空的貨運機隊在“啟航”11年后,規模擴大至60架。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客運航班大幅縮減,順豐航空貨運卻依舊繁忙高效,為各地運送了大量防疫及生活物資,更顯示出全貨機運輸速度快、穩定性高的優勢。
由于起步較晚,我國航空貨運仍存短板。“按照2019年統計,我國航空貨運中,客機腹艙運輸依然是主要方式,貨運量比重約占70%,國內航線比例更高,達到82%。”李曉津表示,提高航空貨運特別是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有利于維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升中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短板如何補?“隨著消費升級加快、內需潛力釋放,電子、時尚、醫藥等高貨值產品的運輸需求會逐步提升,帶動航空貨運發展。”李曉津建議,有關地區和部門應乘勢而上、加強支持,如通過籌劃新建、盤活資源、“以客帶貨”等措施發展貨運機場,又如鼓勵航空貨運企業擴大機隊規模、成為綜合物流企業等,“逐步構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的航空貨運設施布局和通達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體系。”
同航空領域一樣,鐵路運輸過去也部分存在“重客輕貨”傾向。“近年來,經過運輸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鐵路貨運實現了企穩回升。”張曉東告訴記者,2018年,鐵路貨運量在全社會貨運量中的占比有所提升,“雖有進步,但較理想水平還有不小差距,需要大力加強。”
在鐵路貨運中,高鐵貨運最為“年輕”。“近年來,國鐵集團做了大量探索,比如利用不拉旅客的高鐵來運貨、在空置的部分大件行李存放處隨車帶貨,或選擇一些上座率不高的時段和線路,騰出車廂做貨運。此外,專用的高鐵貨運動車組也正在試點。”張曉東認為,高鐵貨運的潛力和空間都很大,“從長遠看,我國利用全球最發達的高鐵網來發展高端貨運,有利于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供高效、節能、穩定的運輸支撐。”
讓高鐵貨運“火起來”,關鍵還要推進市場化改革。2018年,中鐵快運與順豐通過混改成立中鐵順豐,使二者的鐵路運輸資源與末端配送能力得到有機結合,推出的“高鐵極速達”產品也實現了“門到門”全程服務。張曉東表示,“過去,鐵路貨運偏重‘站到站’。而發展高鐵貨運,就需要鐵路企業深化改革,有效提升運輸時效、班列穩定性和綜合物流一體化水平。”
優化結構——
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10月8日12時25分,滿載2900多噸大豆和玉米的34114次列車從廣西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駛往昆明宜良北站,至此,西部陸海新通道(欽州港)集裝箱辦理量突破20萬標箱。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不少西部省份貨物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近年來,得益于鐵海聯運快速發展,各類貨物、集裝箱從西部腹地“乘坐”火車到達港口后,很快便能出海遠航。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整體運輸效率。
進展明顯,差距猶存。吳春耕分析,當前,我國運輸方式的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特別在貨運領域,公路承擔了過多中長距離貨物及大宗貨物運輸,“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也需加強,轉換效率偏低、多式聯運發展滯后、末端循環不暢等問題有待解決。”
總體看,我國綜合運輸結構仍有待優化,而其中關鍵,就在于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銜接順暢的運輸網與內外聯通的物流網融合發展,才能高效支撐現代流通體系。”張曉東表示。
一方面,要內外聯通、確保安全。
“貨主需要的是‘門到門’的服務,但我國航空公司做國際貨運大多還只能提供‘機場到機場’的服務,特別是在境外,尚缺乏必要的物流網絡布局。”李曉津說。吳春耕表示,“我們將加快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完善轉運體系和地面服務網絡,提高關鍵通道、節點保障能力,做好重點戰略物資‘保進保出’工作。”
另一方面,要暢通銜接、追求高效。
“在鄭州空港經濟區,機場貨運區與富士康工廠通過鐵路連接,電子產品剛出車間就能‘上火車、登飛機’,十分便利。”李曉津告訴記者,目前國內200多座機場中,連通鐵路的不到20%,大多數軌道還是用來運送旅客,“空鐵聯運潛力很大。”
吳春耕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加強鐵路專用線、水運基礎設施、多式聯運樞紐站場和集疏運體系等建設,統籌研究高鐵、普鐵、城市軌道交通、航空、水運等運輸方式的比例關系,全面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0日 07 版)
從地形上看,鄭州和許昌之間,一馬平川;許昌中心城區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僅50公里的距離,航空港的建設為許昌帶來機遇,也使鄭許融合發展提上日程。“市域鐵路項目建成后對促進許昌城市結構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功能構建、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從一票難求到說走就走,如今我們的出行越來越便利。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岑晏青:如果說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是人民群眾便捷出行的基礎,那么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應用就是人民群眾便捷出行的關鍵。
就這些問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了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岑晏青。岑晏青:如果說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是人民群眾便捷出行的基礎,那么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應用就是人民群眾便捷出行的關鍵。
上圖為1949年10月8日,黑龍江訥河農民在秋收(新華社記者 王純德/攝);下圖為2019年5月31日,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仲山鎮,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遙控指揮自動駕駛收割機作業(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上圖為1958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有關單位在蘇聯的技術援助下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八一”型電子計算機。
記者從2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獲悉:近3年來,我國通過可量化措施分別降低物流成本558億元、882億元和981億元。推進省、市兩級交通運輸綜合改革試點,研究修訂公路法、港口法等,制定發布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多式聯運電子運單等行業標準。
今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介紹了我國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降低交通運輸物流成本的情況。推進省、市兩級交通運輸綜合改革試點,研究修訂公路法、港口法等,制定發布《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多式聯運電子運單》等行業標準。
11月16日上午10點,鄭州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下簡稱機西高速二期)竣工通車,因為機西高速位于京港澳高速東側,不少人稱之為鄭州的“高速東二環”。需要注意的是,11月16日上午該段高速通車后,航空港服務區和機場東收費站暫時未開通,原因是這兩處的高速連接線尚未建成。
這份報告顯示,2017年末,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比1978年末增長1.5倍,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0%以上,以“四縱四橫”為主骨架的高鐵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