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22:11 來源: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全球貿易受疫情影響大幅下滑,我國對外貿易則逆勢增長。前三季度,我國對外貿易同比增速分別為-6.5%、-0.2%和7.5%,進出口逐季回穩向好。
外貿增速轉正首先得益于我國率先實現復產復工。3月底,除湖北等個別省份外,全國其他省市復工率均超90%。5月底,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職工復崗率分別達到99.1%和95.4%,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達91%。3月以來,制造業PMI持續保持在榮枯線上方,企業生產經營保持擴張狀態。我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復產復工,為履行外貿訂單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有效彌補了全球供應缺口,為推動各國經濟社會平穩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
外貿增速轉正還得益于前期一系列超常規政策作用的顯現。疫情發生以來,政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高度重視外貿發展面臨的各類問題,圍繞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的要求,在推動貿易便利化、完善出口退稅機制、擴大出口信保規模、增加外貿信貸投放、推動出口轉內銷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發展新舉措。總體來看,各類政策精準有效,為推動我國外貿回暖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外貿企業的信心和預期也在持續轉好。9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首次站在榮枯線上方,預示未來一段時期進出口將繼續延續回穩向好勢頭。
在正視我國外貿發展成績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這對我國外貿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嚴峻挑戰。
一是要繼續關注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勢。美國、印度、巴西等國家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仍處高位;部分國家疫情出現反復,歐洲多國重新采取封鎖政策,非洲、拉美以及部分亞洲國家疫情形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北半球國家即將步入秋冬流感季。疫情反復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對全球生產和需求帶來不利沖擊,進而影響我國外貿發展。對此,應繼續加強國際抗疫合作,分享疫情防控經驗,共享醫療研發成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勢頭,促進世界經濟企穩回升。
二是要高度重視疫情導致的保護主義抬頭問題。疫情發生后,部分國家采取了激進的保護主義做法,給國際貿易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未來應高度重視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與挑戰,繼續推動與主要國家的協商合作力度,為我國外貿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要注重保護外貿主體。在外部風險和挑戰下,穩外貿關鍵在于穩定外貿主體,穩住外貿產業生產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要防范外貿主體關停破產風險,對外貿主體提供必要的財稅金融支持措施,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引導外貿產品出口轉內銷,穩定外貿發展基本盤,支持企業在困境中求生存、尋商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于外貿產業的影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全球幾個主要經濟體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業數據普遍走強,世界經濟逐漸顯現緩慢回升態勢。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另一方面,部分發達經濟體因為國內疫情控制不力,挫傷企業信心,使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記者杜海濤)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今年1至9月,我國外貿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1至10月,外貿增速提高到1.1%;進入11月,增幅繼續擴大。
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呈現持續向好、加速增長態勢。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半年來,海南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政策密集落地見效,自貿港建設步伐提速。前三季度,海南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111.57億元,增速5.6%;十二個重點產業增加值合計為2440.28億元,增長1.6%,比上半年增加1581.01億元,增速提高3.4個百分點。
4日,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主辦的2020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北京舉行。經綜合研判,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信息安全市場增長率將達23.13%,市場整體規模將增長至122.81億元。
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三分之二的國家其平均工資水平面臨下行壓力;其他國家平均工資的增加主要是人為作用,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將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優化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對此,我們要不斷夯實適應國際新規則的國內基礎,化挑戰為機遇,將自身實力轉化為制度性話語權,不斷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記者劉志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10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
(記者劉志強)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10月份,交通運輸經濟持續回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貨運快速增長,客運穩定恢復。10月份,我國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4.1億噸,同比增長7.1%,增速自8月以來逐月加快,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1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至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