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16: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蘭州新區現代花卉種植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樊興奎和工友們正在12萬平方米的4號智能玻璃溫室里忙著定植、搬運花卉。工人們開著鮮花運輸保鮮一體車,將采摘的鮮花運抵分揀車間,經過專用儀器篩選后分裝。這個秋天,新區的鮮花將陸續從這里銷往全國。
“在花卉基地的工資加上到戶產業的分紅,今年我們兩口子的收入能超過10萬元。”提起收入,樊興奎言語中透著興奮,“新買的樓房也裝修好了,日子有盼頭。”
“來花卉基地上班前,我也在大棚里種過菜,但沒見過這樣種蔬菜的。”在花卉基地上班的漫灣村村民王仁花笑著說,她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在新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里,每壟水培蔬菜都有檔案、編號;氮磷鉀濃度和水分含量自動監測,自動澆水、施肥。由于大棚內的蔬菜均采取全封閉管理模式,設施農業模擬了蔬菜生長的最佳環境,種植出來的蔬菜品質放心。這種水培蔬菜一年最多可以收獲13茬,比起大田農業,經濟效益高多了。
蘭州新區托管三鎮原為傳統農業鎮,干旱少雨、土壤鹽堿重,群眾增收渠道單一。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
2017年以來,蘭州新區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以“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積極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為主基調,從“新”字著手定位產業,在“特”字上做文章,創新出臺了一系列涉及鄉村振興和農業發展的政策,將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新區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深度融合,把做大做強全域現代絲路寒旱設施農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使扶貧產業精細發展,形成規模效益和脫貧長效機制。
“因為疫情,一直待在家里,沒有了經濟來源,挺著急的。”峴子村建檔立卡戶袁素琴去年和兒子在外地企業打工,受疫情影響,他們未能外出務工,這次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袁素琴母子到新區農投集團公司成為產業工人,負責大棚草莓、西紅柿等蔬果種植,現在母子倆每月收入達到6000多元。
蘭州新區優化產業扶持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精準投放到戶種養產業扶持資金。2018年,對2017年年底未脫貧、已脫貧但不穩定和新識別50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投入到戶產業扶持資金1153萬元,入股、配股到新區有關國有企業。2019年,按照“四個不摘”要求,針對2017年之前已脫貧戶3020戶又投入2302.05萬元分檔入股新區國有公司。并與10家龍頭企業建立產業扶貧合作關系,引導企業運用訂單、服務、勞務、租賃等多維度建設特色種養基地,實現扶貧產業貧困戶全覆蓋。
近年來,新區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探索形成了以生產高附加值農產品為目標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建設5萬畝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6萬畝生態種養循環園,打造千畝中藥材育苗、智能溫室花卉基地,10萬畝特色種植基地,300萬頭生豬、50萬只肉羊、萬頭奶牛規模的設施養殖,80萬噸飼料生產、50萬噸有機肥加工、100萬只肉羊精細分割加工生產線,構建種養加全產業鏈。經過不懈努力,蘭州新區產業扶貧項目已初具規模,累計帶動新區及全國農民就業5萬人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實現進城上樓、入企務工、產業富民、穩定致富,減貧3517戶1498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06%。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6日 16 版)
“來,嘗嘗我們種植的菊花,純天然無污染,可以直接吃。” 據介紹,這些菊花是狀元紅皇繡菊,花型大,結球狀,可鮮食,亦可蒸、煮、燒、拌,食用、泡茶、釀酒、入藥均可。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中國青年網駐馬店11月27日電河南上蔡有個“狀元紅”,不是酒,而是一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張香麗 攝 地處豫中南平原地帶的上蔡縣,有耕地面積165.6萬畝、總人口160萬人,是典型的平原農業大縣,脫貧攻堅初期,有貧困戶53746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植物工廠無土栽培的蔬菜 在這里,植物采用水培種植,營養液循環補給,通過上層光伏發電供給下層蔬菜種植。植物工廠通過光伏發電一年大概能發電2400萬度,下層種植蔬菜僅用三四十萬度,余電并入國家電網,實現了蔬菜種植和發電的雙效益。
楊建國認為,就河南而言,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以農村電商為載體推動數字鄉村建設,以鄉村旅游為載體推動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等等,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途徑。
11月5日,中國(河南)—瑞士產業推介對接會在上海舉行,省長尹弘在會上致辭,并在會前與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舉行會談。西繼迅達電梯有限公司、瑞士迅達集團、洛陽欒川鉬業集團、羅氏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等河南和瑞士企業代表發言,并在會后舉行了對接活動。
習近平:我們在脫貧以后還要致富,還要走一個現代化的道路。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也是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總結好脫貧攻堅經驗,鞏固成果、接續奮斗,向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10月30日上午,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我省以食用菌品牌產品為主體參展,160多個食用菌產品集體“亮相”,彰顯“沃野中原生態農業”的河南農業品牌整體形象。
遠山如黛,近水含煙,走進江蘇鎮江句容市戴莊村,好一派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美麗的背后,是科學技術的支撐,是實干創新的成效,是在農業專家趙亞夫等知識分子們引領下結下的累累碩果,是現代生態農業的生動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