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1日12:12 來源:央視網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要求??倳浺蟾刹刻貏e是年輕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國際國內發展大勢,以提高“七種能力”對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提出了系列要求,講話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極具針對性、現實性、指導性,為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擔負起時代的重任,提供了強大思想引領。
近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解決了無數現實問題,創造了諸多中國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我們要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年輕干部尤其要勇于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必須有過硬的政治能力。在各項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年輕干部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要加強注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才能提升實際工作效能。年輕干部要帶領大家一起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一方面,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傾聽基層聲音,掌握真實情況,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另一方面,要提高科學決策能力,以戰略眼光謀劃長遠,始終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身處一域胸懷大局,全面權衡,科學決斷。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要敢于直面現實,勇于擁抱變化,善于科學應對。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問題會越來越多,形勢會越來越復雜。年輕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堅能力,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把握規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提高應急處突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凡事想在前面、干在前面;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狠抓落實善抓落實,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和保證。干事業不能做樣子,年輕干部必須腳踏實地,抓工作落實要以上率下、真抓實干。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年輕干部提供各種淬煉機會,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自覺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
央視評論員
“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強大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指明了前進方向。決勝脫貧攻堅,是長期奮斗的成果,更是啟航新征程的動員。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當今時代,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技術創新能力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長久積淀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倳洀娬{,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白墻黛瓦,煙雨迷蒙,枕水人家的木門徐徐打開。中國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離不開億萬人民發揚偉大抗疫精神的不懈努力,也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運用。當前,從短期看,世界各國需要用好互聯網,分享抗疫經驗和科研成果,同舟共濟,努力共同戰勝疫情。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歷史和現實的發展實踐啟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
近日,杭州11個停車場集體進入了“無桿時代”。“不用排隊、不用掃碼、不用抬桿、開車走人”一氣呵成的離場方式中我們看到一個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停車場,更看到了數字賦能城市治理帶來的便民效應。
近日,杭州11個停車場集體進入了“無桿時代”?!安挥门抨牎⒉挥脪叽a、不用抬桿、開車走人”一氣呵成的離場方式中我們看到一個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停車場,更看到了數字賦能城市治理帶來的便民效應。
今年是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三十周年。在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的時刻,站在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上,而立之年的浦東一定能不負眾望,再創奇跡。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功實踐,折射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態度,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旺盛生命力。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只有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發揮協同作用,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