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1日11:3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頻——“十三五”時期我國立法取得快速發展
新華社記者陳菲
“通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
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征程上樹起又一座法治豐碑,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再添濃墨重彩。
“十三五”時期,我國立法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頻、與實踐同發展,一批重要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相繼出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深入推進,立法工作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
國家立法:從“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的步伐更加鏗鏘有力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時代的國家立法,從“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
——回應時代命題,引領推動國家發展。
適時修改憲法,健全保證憲法實施的法律制度,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憲法保障;先后制定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國家安全立法取得重要進展;編纂民法典,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慈善法,讓慈善事業步入良性發展的法治軌道……
——突出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制定電子商務法,讓網購大軍維權更有底氣;出臺疫苗管理法、修訂藥品管理法,用最嚴格制度維護廣大人民身體健康;修改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努力構建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織密法網更好保護“少年的你”……
——緊扣厲行法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制定監察法,創新和完善國家監察制度,依法開展反腐敗工作;修改個人所得稅法,推動個人所得稅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轉變;廢止收容教育,更好適應新時代社會治理的要求;作出多項授權決定和改革決定,確保有關改革試點在法治框架內依法有序推進……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進行立法創新實踐,立法工作呈現數量多、分量重、節奏快的新特點。
截至2020年8月,我國現行有效法律279件、行政法規600余件、地方性法規1萬余件,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并不斷完善,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法制保障。
地方立法:成為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方式
今年9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促進和保障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此決定授權示范區執委會行使省級項目管理權限,按照上海、江蘇、浙江的有關規定統一管理跨區域項目。
此前,浙江、江蘇兩省人大常委會也先后通過了示范區建設相關決定。這是兩省一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就示范區建設同步作出法律性問題決定,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三五”時期,地方立法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向國家立法看齊,為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作出重要貢獻,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重要作用。
1萬多件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等各個方面。
在地方事權范圍內,各地發揮“試驗田”作用,為國家層面立法積累成熟經驗,有針對性地開展“小切口”立法,制定某一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實施細則和辦法,解決好法治通達基層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伴隨地方立法權逐步擴大、立法體制不斷完善,地方立法正成為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方式。
開門立法:不斷擴大公眾對立法活動的有序參與凝聚社會共識
2020年1月,一場關于民法典草案的意見征詢會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召開,來自各行各業的居民各抒己見,與立法機關面對面交流。
“大家針對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也切實感受到國家法治的不斷進步。”基層立法聯系點信息員卞小林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10次審議,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3次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針對意見反映集中、爭議較大的問題專門召開座談會……一場廣泛而熱烈的“民法典大討論”,成為法治中國的靚麗風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開門立法取得新進展。有關方面先后出臺立法項目征集論證、立法重大利益調整論證咨詢、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等工作規范;建立并實施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專家顧問、法律案通過前評估等制度,明確常委會初次審議和繼續審議的法律草案都及時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
在設立四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基礎上,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新增六個立法聯系點,并及時修改完善了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則,推動其規范化制度化。
一系列舉措將有利于充分聽取基層群眾對立法工作的意見建議,有利于凝聚社會共識,對于推動實現全過程民主具有重要意義。
回眸“十三五”,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更加緊密銜接,立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立法能力穩步提升。
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立法工作必將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反映鮮明的時代特征、體現堅實的民意基礎,不斷發揮對改革開放的引領、推動、規范、保障作用,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占普通本專科的52.90%。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結出更多實踐成果,展現蓬勃生機。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愛是因為這是一條連接鄭州北區東西向的咽喉要道,而恨則是由于彩虹橋常常在早晚高峰擁堵得一塌糊涂。去年10月26日起,鄭州市對彩虹橋進行封閉,由此,驅車往來高新區和東區需要繞上一大圈。
“‘十四五’時期,海南最大的機遇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任務是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十三五”時期,海南辦成了許多過去不敢想、沒辦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
題:先學一步 深學一層——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綜述 像農業農村部一樣,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通過扎實深入的學習,進一步吃透全會精神。
“十三五”期間,我國社保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管理服務優化規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