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5日16:56 來源:環球網
唯一的家書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鮑宇雁 實習記者 史可欣】在今天重慶市銅梁區,蔚然矗立著一座偉大戰士邱少云的英雄紀念碑。1926 年,邱少云出生在銅梁縣關濺鄉玉屏村邱家溝(今重慶市銅梁區少云鎮少云村)一間孤零零的草房中,他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就開始了長工生涯,因家庭貧苦,邱少云沒有上過學,在參加解放軍后,一邊苦練殺敵本領,一邊學習寫字。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
“前些日子,我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明天就要出國打仗去了。聽指導員說,侵略者在那里殺人放火,干盡了壞事。他們占領我國臺灣省,還想占領我們的國家,我們就要回到舊社會去,分的房子和土地又要被地主奪去。我恨死了侵略者。到朝鮮后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為了讓所有的受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個啥!”
這封家書寫于1951年3月15日,是邱少云在奔赴朝鮮戰場前寫下的,也是邱少云一生中唯一的一封家書:“我決心殺敵立功,帶著光榮花回來看你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兩天后,1951年3月17日,這支部隊乘上火車從內丘出發,晝夜兼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夜襲“319”高地
上甘嶺戰役于1952年10月14日打響,在距離上甘嶺主峰不遠
的地方,有一處被標稱為“391”的小高地,高地附近有一條長達3公里的開闊地。邱少云所在的29師部隊擔負攻擊“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的任務。
為了規避敵人的空軍和炮火優勢,志愿軍在攻堅作戰時,一般都是夜間行動,但是這樣的戰術對于進攻391高地并不完全適用。長達3公里的開闊地,即便是夜間經過也幾乎要一路匍匐,隱蔽在雜草中才能不被發現。再加上攻堅戰斗的時間,一個夜晚遠遠不夠。29師把進攻391高地的計劃分成兩步:第一天晚上,隱蔽接近敵人;第二天晚上,發起進攻。這也就意味著,兩個晚上之間,進攻部隊要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潛伏整個白天。他們要把自己當成石頭、當成土地,一動也不能動。
1952年10月11日,夜色降臨時,進攻391高地的任務開始了。500多名突擊戰士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邱少云處在整個進攻陣型的最前端,距離敵人陣地前沿不足60米。他所在的區域是一小片洼地,前面是一個小土包,側后有條小水溝,是一處天然隱蔽所。
在烈火中永生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一發落在了邱少云的潛伏點附近,其中一發燃燒彈落在邱少云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被點燃,火舌在蔓延,衣服燒著了,毛發燒著了,那些火焰開始在邱少云的身體上跳躍著,并一點點吞噬著他。這時候,邱少云只要從火里跳出來,就地打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或者往不遠處水溝里一滾,也可以把火撲滅。但是這樣一來,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現,身后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受到重大損失,他選擇放棄自救。
火,足足燒了三十多分鐘,邱少云忍受著烈火焚身的痛苦,雙手深深地插到泥土中,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直至犧牲。
這位偉大的戰士,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也沒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這一壯舉實踐了他在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斗的勝利,我愿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鋼鐵誓言!
1952年11月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決定為邱少云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他獲得“一級英雄”稱號。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邱少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他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2].邱少云——烈火中永生[J].青海黨的生活,2019(10):65.
[3]周神青.邱少云:嚴守紀律烈火永生[J].黨課參考,2018(21):38-51.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一級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用生命詮釋紀律與忠誠,他的英雄事跡在中朝兩國廣為傳頌。這是69年前邱少云在奔赴朝鮮戰場途中寫下的信,也是他唯一一封家書。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集《英雄贊歌》主要展現抗美援朝戰爭中涌現出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他們以勇敢、堅毅、頑強、無畏成為全國人民崇敬、學習的楷模,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于“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他戰斗的地方叫上甘嶺
這是原四川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獻給邱少云家鄉的一面錦旗,上書“偉大人民的戰士 英雄不朽的功績”,以示對烈士家鄉的感激之情。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的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邱少云出生于四川銅梁縣(現重慶市銅梁區),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在重慶銅梁區,鳳山之巔,邱少云烈士紀念碑在蒼松翠柏環繞中巍峨聳立。銅梁區把少云精神根植在全區的各行業、各群體,營造出弘揚少云精神、爭當少云集體的濃厚氛圍,讓少云精神成為大家逐夢的力量源泉。
在重慶市銅梁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前的悼念廣場上,一尊手持鋼槍、神情堅毅的年輕戰士塑像引人注目,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邱少云烈士。邱少云犧牲后,反擊部隊在其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當晚勝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殲美軍1個加強連。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發展成果綜述 回憶過往,崢嶸歲月留下無數光輝的名字:方志敏、趙一曼、趙登禹、楊靖宇、左權……這些優秀的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托起新中國的旭日。
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發展成果綜述 回憶過往,崢嶸歲月留下無數光輝的名字:方志敏、趙一曼、趙登禹、楊靖宇、左權……這些優秀的中華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托起新中國的旭日。
平均駐地海拔最高的一支作戰部隊 他們長年駐扎在祖國西北艱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