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鄉村游帶來文旅熱

2020年10月04日20:45  來源:大河網

5034

  原標題:鄉村游帶來文旅熱

  10月3日,游客在永城市演集鎮時莊文化藝術村游玩。該村通過打造鄉愁記憶、田園景觀等特色景點,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藝術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王錚孫海峰攝

  編者按

  中秋節與國慶節重疊,家與國撞了個滿懷,這個假期不一般。走出家門、走進自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鄉村游。桂花飄香處打卡網紅民宿、綠水青山中品味美麗鄉愁;賞玩碧水清波、品味特色美食,看紅彤彤的石榴高掛枝頭……親身體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感受老家河南的無窮魅力。

  欒川

  綠水青山激活鄉村游

  □河南日報記者趙力文本報通訊員張瑞

  10月1日,洛欒高速上車水馬龍,欒川縣鄉村游又掀起了高潮。

  迎著絲絲細雨,走在通往陶灣鎮南溝村的山路上,遠處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云霧繚繞,時隱時現。雨水洗過的路上,絡繹不絕的小車駛向山溝里。

  “元居花拾”民宿迎來一批小客人。河南日報記者趙力文攝

  “早在半個月前,我們5座四合院的32間房就全部被預訂完了。”南溝村高端民宿“元居花拾”經理張陸說,他們兩天前已經準備好干凈的床品、新鮮的蔬菜等,為迎接假期入住高峰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和客人做好入住前溝通,告知當地天氣等,讓外地游客在短暫的旅居中體驗舒適慢居的生活。

  “立足綠色資源,村民們逐步吃上‘生態飯’。”陶灣鎮副鎮長周天貴介紹,南溝村是一道溝域,縱深20公里,位于伊河源頭,2015年后,外出務工有些積蓄的村民開始返鄉經營家庭賓館。

  在完成生活污水、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整治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南溝村又建設水系景觀、登山步道、自行車慢道等配套設施,進行通道綠化、林果種植,形成了“春天觀花,夏秋摘果”的農旅融合產業。今年,村民們又種植了百合、油葵,增綠添景。

  在南溝村,目前除了“元居花拾”,還有“靜水山居”“元居自在”“棲鸞山居”等9家高端民宿,150余家農家賓館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好生態帶來好“錢”景,鄉親們終于吃上了“生態飯”,摘掉了“窮帽子”。

  孟津

  石門村里石榴紅

  □河南日報記者高長嶺

  石門村的石榴生意火爆。河南日報記者高長嶺攝

  “咱石門村的軟籽石榴,皮薄色紅,籽粒飽滿口感好,歡迎選購。”10月3日,孟津縣小浪底鎮石門村黨支部書記荊進說。

  9月25日,小浪底鎮農民豐收節暨第八屆石榴文化節開幕,石門村千余畝石榴進入了收獲和銷售季節。

  10月1日,千余名游客蜂擁而至,果園里到處是游客的歡聲笑語。“村南邊的石榴園有500多畝,石榴銷售已超過了60%。”荊進說,物流公司的車到石榴園里每天拉走一車,村民通過朋友圈銷售石榴生意也非常火爆。

  因為修建小浪底水庫,石門村1993年搬遷到現在的位置。因為土地瘠薄,專家考察后建議村里發展石榴種植,2009年,村民開始種植軟籽石榴。“原來種小麥,每畝地收入不足500塊錢,現在種軟籽石榴,每畝地收入能超過2萬塊錢。”荊進說,全村205戶村民,80%的家庭購買了小轎車。

  “今年我們的石榴畝產平均在1750公斤以上,經過檢測,含糖量15.8%。”荊進說,政府持續在移民村安排扶持項目,低壓線路工程和地埋管工程讓每塊地都能供電、澆水,天一旱,就澆水,加上日照充分,今年石榴長得格外“排場”。

  “石榴銷售期長,能持續到11月;有冷庫的,可以銷售到第二年的元旦、春節。”荊進說,村里興建了十多個小型冷庫,延長石榴的銷售期。

  為了招待好外地游客,今年石門村在石榴園里修建了兩座公共衛生間,建起了兩個停車場。客人可以在石榴園里采摘、游玩,拍照留影,還可以在村里欣賞文藝節目。

  荊進說,明年村里還要大力發展民宿或者家庭賓館,第一批準備發展10戶到20戶。

  秋雨淅淅瀝瀝,紅彤彤的石榴顯得更加飽滿鮮亮,像紅燈籠一樣,映照著石門村火紅的生活。

  太行人家念起“美學經”

  □新華社記者韓朝陽/文李嘉南/圖

  修武縣云臺山鎮岸上村一家民宿的工作人員在擺放裝飾品(9月29日攝)。

  “十一”假期,修武縣西村鄉金陵坡村熱鬧起來,村里的精品民宿——云上院子已經客滿,幾家農家樂升騰起裊裊炊煙,村口賣特產的村民又迎來一波游客潮。

  云上院子是修武縣用美學理念打造、升級旅游業的縮影。近年來,該縣因地制宜,邀請上百位國內外美學專家、設計師實地考察,放大綠水青山、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和傳統村落等資源優勢,以點帶面推動美學經濟發展。

  背靠云臺山景區、20余年前就吃上旅游飯的云臺山鎮岸上村,從北京、上海請來設計團隊升級街區賓館,打造民宿示范街區,推動旅游升級。截至2019年,27萬人的修武縣接待游客人數超過1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6.03億元,全縣四分之一的貧困人口借助文化旅游脫了貧。

  (據新華社鄭州10月2日電)

  新密

  伏羲山下慢生活

  □河南日報記者劉紅濤

  改造后的朱家庵村民居。河南日報記者劉紅濤攝

  10月2日,伏羲山腳下的新密市米村鎮朱家庵村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游客。

  “昨天是長假第一天,我們從早上9點一直忙到今天凌晨1點多。”桂蘭農家院老板慎遂卿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國慶中秋長假里的客流讓他有點始料不及。“今天下雨了,人相對少些,要是昨天來吃飯還得排隊!”

  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為啥假期里如此火爆?

  “游客從伏羲山游玩下來,到我們這里品嘗新密特色美食,有吃的有玩的,享受一下休閑的慢生活,特別輕松舒服。”村黨支部書記慎有安說。

  漫步在朱家庵村,家家戶戶都是綠樹、白墻、青磚、紅燈籠,處處透著“中國風”韻味。

  白天,暢游在千畝花海、綠草之間,放松心情;夜晚,銀杏樹旁大紅燈籠高懸,6公里長的“網紅路”上有盛開的格桑花,路兩旁百畝馬鞭草透著芬芳,露天劇場、水幕電影精彩不斷,舒心愜意的慢生活讓人流連忘返。

  “俺村屬于半山丘陵地帶,地勢起伏大,種莊稼投入多、產出低,圍繞綠水青山發展鄉村游卻很有優勢。”慎有安介紹,村里一方面保留修繕古民居,另一方面進行庭院改造,道路兩側民居的門樓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樣式,均是飛檐翹角、青磚小瓦。

  依托自然生態優勢,發展中原文化體驗游和鄉村游,朱家庵村建設慎家水巷,形成綜合服務區、村民居住區、農耕文化展示體驗區、休閑旅游養生區、文化藝術區、生態林果采摘區,全村發展民宿、農家樂20多家,打造“靈山古韻、靜心鄉村”的旅游品牌。

  “朱家庵村留住了青山留住了鄉愁,歡迎常來!”在這個桂花飄香的美麗鄉村里,慎有安向記者發出邀請。

  郟縣

  游千年古縣品“六絕”美食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張建新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燒雞、牛肉、饸饹面……10月1日,郟縣龍山街道美食廣場,第三屆中國·郟縣美食文化周暨首屆郟縣饸饹節拉開帷幕。

  據介紹,本屆美食文化周的主題是“品味中國、品鑒郟縣”,以節為媒,展示推介郟縣美食品牌,傳承弘揚郟縣飲食文化,助推郟縣文旅產業繁榮發展。現場共設展位150個,布展面積約2萬平方米。

  活動現場,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琳瑯滿目的特色商品擺滿柜臺,戴著口罩、來來往往的游客摩肩接踵,叫賣聲、討價聲、嬉笑聲匯成一片,美食廣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郟縣是千年古縣,擁有獨特的飲食文化。傳統飲食“六絕”(茶水、牛肉、饸饹面、燒雞、三燉、豆腐菜)是郟縣飲食文化的代表,還有牛頭宴、羊蝎子、清真八大碗等,也深受美食愛好者青睞。

  近年來,郟縣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文旅富縣”戰略,積極發展富民經濟、文旅產業,不斷激發餐飲服務業活力,已成功舉辦兩屆“中國郟縣·農民豐收節”,先后舉辦“中國·郟縣美食文化周”“郟縣姚莊年貨大集”“郟縣·茨芭山頭趙千人饸饹宴”等活動,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擴大。

  據了解,本屆美食周期間,郟縣將線上線下同時舉辦豐富的活動:郟縣老家游禮文旅直播節,開展百店精品百人直播銷售PK賽、游禮網紅直播帶貨大賽、游禮第一書記直播帶貨推介活動等;饸饹面創新大賽、發展論壇、萬人免費品鑒、百店同慶等活動,打造郟縣饸饹節;東坡吃貨節,50余家全國美食代表商家和省、市美食代表及非遺老字號特產等商家現場進行展示展銷;歡樂郟縣游活動,通過美食嘉年華、歡樂郟縣主題電影音樂之夜以及網紅打卡站等系列內容,逐步打造郟縣夜經濟。

文章關鍵詞:鄉村游 郟縣 饸饹面 慢生活 高長嶺 PK賽 鄉村建設 軟籽石榴 石門村 禮文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嵩口古鎮:原汁原味打造鄉村旅游“爆款”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永泰將全域旅游發展作為帶動鄉村振興的主線,以‘生態旅游城 人居幸福地’為打造目標,成功打造梧桐春光、嵩口月洲等一批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精品示范點,使鄉村旅游成“爆款”。嵩口人杰地靈,古有“小荊州”之稱,嵩口古民居“品種之多、數量之眾、保存之好、藝術之高,堪稱奇跡”,被譽為“民間古民居博物館”。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 開新局】暢通城鄉循環 構建統一大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在變,新技術、新服務越來越廣泛地進入農業生產領域,一二三產業在鄉村加速融合,城鄉循環的格局正在形成。

  • 連江梅洋村:以梅花打造鄉村旅游特色村

    10月28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連江縣人民政府、福建日報社東南網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采訪團走進連江梅洋村。梅洋村以梅花打造鄉村旅游特色村,已成為連江鄉村游的一個拳頭“產品”,先后獲評“國家級生態村”、“福建省最美休閑鄉村”、“福州市鄉村旅游精品示范村”等稱號。

  • 紅火鄉村游 寬廣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石壁陡峭,像是從云霧中生長出來,目之所及一片綠意,秋日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扎尕那村,寧靜而美麗。當地政府對外大力宣傳推介扎尕那,并為農牧民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村干部們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

  • “超長假期”激活消費新動能

    趕趟看幾場電影,用消費券購購物吃吃飯,再去周邊玩兩天,在這個“超長假期”里,被疫情壓抑的消費熱情旺盛回歸。“得益于我國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人們正逐漸回歸正常假期模式,消費潛能進一步激發。

  • “黃金周”河南消費市場吸“金”強勁

    另據了解,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萬人次,與2019年國慶假期相比增長9.09%;實現旅游收入360.71億元,與2019年國慶假期相比恢復71.86%。據商務廳重點監測企業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27家大型商超累計銷售10.35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鄭州市5家商貿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22.1%。

  • 焦點訪談丨落后村莊搖身變成網紅打卡地!它是怎樣逆襲的?

    今年國慶假期,廣東佛山紫南村成了當地新晉網紅打卡點,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而來。為了讓紫南村發展重新步入正軌,南莊鎮政府找到了當時正在貴州做生意的紫南村村民潘柱升,希望他回鄉率領家鄉人走出困境。

  • 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今年的國慶雙節,鄉村游成為不少人出游的選擇。鄉村游不只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游客的文化基因——鄉愁。幸運的是,古人的鄉愁,往往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而我們的鄉愁,因為能夠“千里江陵一日還”,而變得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 河南旅游消費出現“報復性”反彈省內鄉村游成為主角

    映象網記者了解到,10月1日,河南高速公路車流量達到303.2萬輛,同比增長5.8%,再創國慶假期新高;9月30日車流量達到224.4萬輛,與去年同期多56.6萬輛,增長33.7%,群眾出行時間前移。

  • 雙節旅游市場全面恢復 河南旅游收入360.71億元

    這個雙節,全省旅游市場一掃疫情帶來的陰霾,出現了全面恢復的好勢頭。其中,全省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1391萬人,與2019年國慶假期相比恢復了90.40%,營業總收入7.2億元,與2019年國慶假期相比恢復了89.2%。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