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4日09:57 來源:人民日報
早晨,小巷清冷。抹把臉、披上工服,章冬冬坐上地鐵趕往10公里外的網點。章冬冬,24歲,4年前成為一名快遞員,如今是出了名的“單王”,一天能派200件包裹。
中午,烈日當頭。北京某醫院產房前,楊素楠在靜靜等待。楊素楠,39歲,3年前從保姆培訓機構畢業,成為一名專職月嫂,這是她迎接的第二十二個寶寶。
夜晚,華燈璀璨。瓜皮帽、灰長袍、黑布鞋、白襪子,杜若聲立于飯店牌匾下,時不時來聲“客官,里邊兒請!”杜若聲,43歲,是南京一家傳統美食飯店的服務員。
有人休息,有人堅守,有人迎來新工作,有人實現再就業……就業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一頭連著家庭生計,一頭連著經濟大勢,就業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保持了就業形勢的持續穩定,2016年至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每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
——這是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的五年,更多勞動者找到工作、穩定就業,開啟幸福生活的大門。
在滬昆鐵路湖沿站至新塘邊站的鐵路線上,38歲的云南漢子黃小會正用鐵鍬清理著軌枕下的石砟,妻子在一旁揮著耙子快速地配合著。
幾年前,為增加家庭收入,黃小會帶著妻子離開家鄉,跟著鐵路的勞務施工隊伍走南闖北。“靠著一身力氣,兩人加起來每月能掙1萬多元呢。”
今年受疫情影響,黃小會在家多待了一些日子。“坐不住,還是想出來做事。”得知鐵路單位有用工需求,黃小會立馬喊上鄉親們一塊兒報名,“有活兒干,心里就踏實!”
人社部統計顯示,2016年至2019年,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378萬人。到2019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總量達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比2015年底增加9.5%。失業率保持低位運行,低于5.5%的控制目標。
——這是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的五年,就業方式更加多元、空間更加廣闊、結構更為優化。
數字化管理師、裝配式建筑施工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互聯網營銷師、網約配送員……“十三五”期間,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涌現了一大批新職業。
“發現火情,無人機行動!”號令一下,張健立即撥動遙控器搖桿,無人機迅速升空,準確鎖定火情位置,精準投下“滅火彈”,燃燒的火焰瞬間熄滅。
這一幕,是無人機助力北京延慶區森林防火演練的真實場面,也是張健成為無人機駕駛員的正式試飛。“從農民到無人機駕駛員,我不僅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更有了自己喜歡的技能。”張健說。
張健是北京延慶區八達嶺鎮營城子村的村民,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區人社局組織的無人機技能培訓,一下就迷上這種“會飛的機器”。現如今,他已成為藍天飛揚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機演示員和教練員。
“十三五”期間,像張健一樣從事新職業的勞動者愈來愈多。就業方式日趨多元,帶動我國就業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19年末,全國就業人員中,一、二、三產就業人員占比分別為25.1%、27.5%、47.4%,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倒金字塔形”就業結構形成。
——這是牢牢守住就業底線的五年,更多勞動者通過就業實現脫貧,“零就業”家庭得到動態清零。
走進安徽省合肥汽康工藝品有限公司,68名殘疾人正在技術人員帶領下緊張有序地做手工工藝品綠植,車間干凈整潔,一片繁忙。
作為一家來料加工訂單企業,合肥汽康的工作技術要求不高、勞動強度不大,比較適合殘疾人參與。“如今在這里每天都有活干,有錢賺,住宿生活條件也非常好,我現在哪兒也不去,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說到如今的生活狀況,進廠就業的殘疾人黃其創感慨道。
合肥汽康負責人吳昌華介紹,企業入駐合肥市包公鎮后,不僅廠房租金有優惠,吸納殘疾人就業還有就業補貼和社保補貼,幫助企業更快步入良性循環。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全國累計有2209萬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06萬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共幫助20.2萬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累計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1213萬人,就業底線牢牢守住。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占普通本專科的52.90%。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結出更多實踐成果,展現蓬勃生機。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愛是因為這是一條連接鄭州北區東西向的咽喉要道,而恨則是由于彩虹橋常常在早晚高峰擁堵得一塌糊涂。去年10月26日起,鄭州市對彩虹橋進行封閉,由此,驅車往來高新區和東區需要繞上一大圈。
“‘十四五’時期,海南最大的機遇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任務是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十三五”時期,海南辦成了許多過去不敢想、沒辦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
題:先學一步 深學一層——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綜述 像農業農村部一樣,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通過扎實深入的學習,進一步吃透全會精神。
“十三五”期間,我國社保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管理服務優化規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