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3日09:37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日內瓦10月2日消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次會議1日舉行反種族主義議題一般性辯論。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和各國代表紛紛譴責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強調國際社會應加緊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切實保障非洲人后裔的權利。
巴切萊特對近日一些國家再度發生針對非洲人后裔的警察暴力事件表示嚴重關切,強調有關國家應將責任人繩之以法。他說,盡管《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已通過近20年,非洲人后裔仍面臨系統性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侵害。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非洲人后裔面臨被邊緣化的艱難處境。巴切萊特呼吁有關國家正視造成種族主義的根源問題,包括殖民主義和跨大西洋奴隸交易,將打擊種族主義作為優先任務。
俄羅斯、伊朗、埃及、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國代表對西方國家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表示關切。俄羅斯代表指出,美國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問題,國際社會和人權高專辦應重點關注美種族主義問題。伊朗、埃及、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國家代表批評一些歐洲國家歧視非洲人后裔和穆斯林。
多個非政府組織代表譴責美國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指出新冠疫情發生后,非洲人后裔、穆斯林、亞裔和移民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所受到的歧視進一步加劇。他們歡迎人權理事會舉行緊急辯論討論美國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問題,呼吁各方切實落實緊急辯論通過的決議,建議設立特別調查委員會,系統性調查美國對非洲人后裔進行種族歧視和警察使用暴力問題。
中國代表俄羅斯、巴基斯坦、古巴、伊朗等觀點相近國家在會上作共同發言,呼吁各方共同反對將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敦促有關國家政治人物摒棄煽動種族歧視和仇外情緒、甩鍋推責、蓄意制造分裂和對抗的錯誤做法。
中國代表還單獨發言指出,當前種族歧視和仇外現象在一些國家愈演愈烈。在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和社會不平等根深蒂固,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暴力犯罪顯著增多;政治人物將新冠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無端指責其他國家,企圖借此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責任。
中方敦促有關國家立即糾正歧視性做法,切實保障少數群體權利,呼吁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仇恨言論。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 “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征。
210分鐘的會議上,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110多個國家排著隊針對美國的人權紀錄提問,并提出批評和建議——這是近日發生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審議美國人權紀錄現場的一幕。本國人權問題重重,美國政客還把黑手伸向全世界,屢屢制造人道主義災難。
當地時間11月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工作組第36次會議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對美國人權狀況進行審議,110余國代表發言,針對美國人權狀況提出批評改進建議。長期以來,美國自詡“人權教師爺”,美國政客甚至認為自己擁有給其他國家“上課”的特權,動輒對其他國家人權狀況評頭論足。
9月下旬,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因新冠疫情肆虐而加劇的美國經濟危機,給低收入和少數族裔美國人家庭所造成的打擊最大。該報告顯示,自3月份新冠疫情在美國開始大規模流行以來,多達46%的低收入美國人支付賬單出現困難,51%的低收入美國人難以儲蓄。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書寫了人類消除貧困歷史上的奇跡,不僅中國人民從中受益,對世界減貧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早在201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非裔美國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早在今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通過決議,對美國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事件表示強烈譴責。
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間,美國總統軍控問題特別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在華盛頓的遺產基金會發表聲明稱,如果俄羅斯同意限制、凍結核武器庫,美國愿意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延長一段時間,并稱在這一點上俄美已達成“原則性”協議。
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14日發表媒體聲明指出,10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中國、俄羅斯、古巴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進行大肆攻擊,他的言論暴露出其一貫的自負、霸道和虛偽,再次凸顯中美在人權問題上的根本差異。
今天(15日)下午,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數次指責中國宗教自由等人權問題向發言人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和促進人權,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依法保障中國公民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
10月13日,第75屆聯大投票選舉2021—2023年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中國成功當選。我們將以當選人權理事會成員為契機,繼續建設性參與人權理事會等聯合國人權機制工作,倡導對話與合作,平衡推進各類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