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1日15:42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道據日本《東京新聞》9月28日報道,連接中國內陸城市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貨運列車“中歐班列”的運輸量激增。
報道稱,伴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各國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加之經濟減速,空運和海運陷入停滯。而中歐班列運輸量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長36%,創歷史新高。這也因為,在美國與中國矛盾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希望通過“一帶一路”的陸路交通要道來加強與歐洲的經濟聯系。
中歐班列始發站所在的浙江省義烏市中心一家西班牙葡萄酒專賣店的負責人說,“比海運快,比空運便宜,鐵路是位列第三的運輸方式。”這家店位于世界最大的批發市場、有著大約7.5萬個商位的“中國小商品城”當中,以往靠海運銷售葡萄酒,在改為通過鐵路運輸后,該店負責人說“庫存減少了,經營費用也降低了”。據悉,從西班牙向中國運輸葡萄酒,海運要花45天,而鐵路只需要16天,且運輸成本只相當于空運的四分之一。
報道稱,在運輸智能手機等高附加值工業產品時,空運具有優勢。但是,如果要運輸價格低廉的食品和日用品,空運的成本就太高。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徐明棋指出:“在運輸需要保鮮的農產品和食品時,鐵路具有優勢。中歐班列有助于歐洲的中小企業向中國市場拓展銷路。”
報道還稱,實際上,在中國小商品城里,有許多商店銷售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中歐班列又被譽為現代絲綢之路。
報道指出,在談到新冠疫情導致社會生態發生變化、鐵路運輸量逆勢增長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將中歐班列比作“鋼鐵駝隊”。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加強了海運和空運的入境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鐵路作為代替手段的便捷性重新被人們所認識。
據報道,義新歐貿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談到了鐵路運輸在防疫方面的優勢,“在倒班時,司機不碰面,沿線國家也實施了充分的疫情防控措施”。
努力加載中,請稍后...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正在助力世界經濟復蘇。近期多項數據顯示,在世界經濟遭受疫情嚴重沖擊下,中國與多國貿易卻逆勢增長,成為全球市場中的罕見亮點。
超10萬平方米展區 5000多個展位 “云上”參展企業1500多家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于11月27—30日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展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同步舉辦實體展和“云上東博會”,目前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 張少剛:中國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不斷便利的通關安排,使得中國和東盟的經濟合作日益緊密。
這是10月24日在巴基斯坦拉合爾拍攝的調試中的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從吸引投資的大國到對外投資的大國,從出口大國到進口大國,從“市場換技術”到實現自主創新……一系列發展變化有力助推中國對“一帶一路”投資的增長。
截至昨天(17日)上午,滿洲里鐵路口岸站的進出境中歐班列達到3073列。至此,今年滿洲里站進出境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達3073列,其中,入境中歐班列1493列,同比增長49.1%;出境中歐班列1580列,同比增長16.4%。
題:300億元產業“成長記”——解讀重慶江津消費品工業逆勢發展“密碼”以青花椒為例,一條完整的種植、加工產業鏈條已在江津形成:產地面積55萬畝、椒農60萬人、近20家規模加工企業。
記者11月15日從昆明海關獲悉,今年1月至10月,云南省農產品出口額達到281.3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逆勢增長。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經濟受到沖擊,也給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出口帶來不小挑戰。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的汽車展館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通用汽車在本屆進博會上帶來五款車型,全部為中國首發。
你不需要在現場,這一切,都將一一顯示在天津港集團智能管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作為京津冀地區的海上門戶,渤海灣每月都有120余艘次的“海上巴士”來往穿梭,將各個港口的貨物轉運至天津港,再集中起來遠渡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