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30日08:15 來源:央視網
聯播+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說:“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對此,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對于中國應該建設怎樣的考古學,他用了三個詞來形容: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言語中傳遞著滿滿的文化自信。
央視網《聯播+》欄目梳理本次集體學習的相關內容,與您一起學習。
考古工作的重大意義
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
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我國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長期以來,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無、交流借鑒,向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
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4點要求
要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加強考古資源調查和政策需求調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規劃水平
要圍繞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總體安排,集中力量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
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
考古學界要會同經濟、法律、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醫學等領域研究人員,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
要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增強歷史文化遺產防護能力,嚴厲打擊文物犯罪
要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
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
要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后繼有人、人才輩出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要通過深入學習歷史,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要運用我國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通過交流研討等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從而不斷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關心愛護考古工作者,積極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為考古事業、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創造良好條件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我國考古工作。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考古是今天與昨天的對話,是通往歷史深處的“指南針”。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考古是今天與昨天的對話,是通往歷史深處的“指南針”。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對考古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實地考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前不久,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五項新成果,成為近年來考古工作歷史性成就的最新例證。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專家陳星燦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講解,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專家陳星燦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講解,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和動物足跡,這也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活動痕跡。沙特遺產委員會負責人在當天的記者會上透露,考古團隊經過長達超過十年的研究,共發現屬于7個早期人類、107頭駱駝、43只大象和其他一些動物的足跡,同時發現233塊動物化石,表示這一發現有助于了解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和沙漠地區遷徙和定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