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9日13:1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黨文婷 嚴圣禾
坐落在深圳灣畔的南山區,40年前還只是一片荒山、稻田和灘涂,到1990年全區GDP也僅為78.64億元。而如今,這里已是國內外知名的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2019年,南山區GDP總量為6103億元,連續7年位列全國區(縣)第三、廣東區(縣)第一。
堅持把創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導戰略,南山區已成為科技創新企業的孕育之地,將科技創新打造為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有4000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成長于此。
郁郁蔥蔥的創新生態
說到南山區,人們總是能想起幾個耳熟能詳的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領域的企業,例如無人機領域的大疆、機器人領域的優必選和互聯網領域的騰訊。
今年疫情期間,一大批新的南山“智”造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建科工的ICU病區室鋼結構制造工程、中興通訊的醫院通信基站、騰訊的AI應急專用CT裝備、邁瑞的高端醫療設備、達實智能的應急負壓隔離病房解決方案等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戰疫前線。
當全球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南山力量”仍在持續發揮作用,騰訊成立15億元人民幣的“戰疫基金”和1億美元的“全球戰疫基金”,并發揮技術優勢,為大數據抗疫提供支持,向研究機構開放超級算力,免費提供云超算能力、運算集群支持以及基礎的云計算能力;深圳康泰生物聯合中國疾控、軍科院等相關單位,緊張地進行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工作……
今年上半年,南山區GDP同比增長2.5%,率先憑借科技優勢轉“危”為“機”。這正是南山注重企業技術創新,激發創新主體“動力”所釋放出的巨大動能。2019年,南山區實施企業研發投入支持計劃,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科技創新資金增加到7億元,全年資助項目3244個;50多家龍頭企業在全球主要創新區域設有研發中心,吸引ARM、空客、高通等一批世界科技巨頭在南山設立研發中心。
目前,南山已形成了以中興、騰訊等重點骨干企業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以邁瑞醫療、大族激光、中集海工等行業領軍企業為主力的高端裝備產業集群,以大疆、優必選、奧比中光等高成長企業為支撐的新興產業集群,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開創新局。
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入職半年,公司就幫我申請到了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租金是市場價格的1/3,上班路程只要10分鐘。”2019年7月,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的楊鵬入職奧比中光,負責3D傳感器算法研發工作。半年之后,他就住進了人才公寓,對“來了就是深圳人”有了切身的體會。
有同樣感觸的還有工學博士王峰,“今年年初,我從呼和浩特來到南山工作,盡管超過40歲了,一些優惠政策無法享受,但區里還是盡量為我提供幫助。”深感這里對人才的尊重,他想讓同為博士的妻子也來深圳工作。
近年來,南山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每年拿出80%以上的財政收入用于九大類民生投入,為創新人才提供一流的教育、醫療、交通等配套服務和環境保障,堅持不懈地為人才創造更優越的發展環境。
“對國際頂尖人才和團隊,區里每年至少可支持1000萬元。”南山區委組織部部長王小蓉介紹,今年區里發放人才補貼超過5億元。
在“愛才”的氛圍之下,目前南山區集聚了深圳70%以上的高層次人才,其中院士28名,博士1萬多名,碩士近10萬名,源源不斷為創新注入血液——南山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97件,是全國的3.7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占全國的12.9%;截至9月1日,已有724064家企業在南山誕生。
兢兢業業的營商服務
在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每一家新成立的企業都可以免費領取到一件“南山創業包”,里面包含企業營業執照、印章、稅控盤、銀行賬戶、社保賬戶和企業扶持政策資料。“我們專門設計了這個創業包,是為了讓創業者享受一天內‘拎包入駐’的良好體驗,再也不用在辦稅、社保、刻章等事項上來回跑動,省下許多時間精力。”南山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張軍告訴記者。
通過在提升政務服務環境、產業發展環境、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實施一大批改革,南山推動所有區級事項100%實現“一次跑”、499個事項實現“零跑動”。
同時,南山區還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實施最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戰略。2019年,南山區國內專利申請量高達69084件,占全深圳26.4%。
在2019年智慧中國年會上,南山區獲得“營商環境示范引領獎”和“政務服務創新獎”,是全國唯一獲得該獎項的區縣級單位。同時,南山還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區縣)和“創新包容強區”。
“政府以服務的觀念來推動市場化經濟和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也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條件。”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劉石明說,南山通過培育創新生態系統,激發創新環境“魅力”,闖出一條“利企惠企”之路。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9日 02版)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創新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
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緊扣全會主題,聯系廣東實際,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作全面深入闡述。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緊扣全會主題,結合上海實際,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了全面宣講和深入闡釋。
記者21日從2020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獲悉,本屆展會實現知識產權交易18.67億元,其中專利和商標交易金額共計17.23億元,比去年增長15.97%,版權達成交易金額1.44億元,涉及版權2323件。
江蘇有一個響當當的標簽——中國工業和制造業的脊梁。兩家企業總部均選址蘇州工業園區,源自對實體經濟的堅守,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上,彼此的理念不謀而合。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大變局,今年年初,擁有1.7萬家外資企業的蘇州陸續發布 “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產業鏈全球合作對接圖”,實際利用外資率再創歷史新高。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時指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11月1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河南省近日新建一批共3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使河南省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40家,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省高能級創新平臺的科技實力。比如,依托鄭州大學建設的“河南省晶態分子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臧雙全教授擔任。
聯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 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加快長江經濟帶上的“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擴大投資和貿易,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4日上午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4日上午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出席座談會并講話。
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十分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創造了偉大奇跡,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同樣離不開法治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