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8日16:48 來源:山西新聞網
“不到晉祠,枉到太原。”有人說,初來太原游玩,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
9月27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游山西 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滿懷期待,來到晉祠公園,品味悠久的歷史,觀賞醉人的風景。
穿越千年看晉祠
晉祠的美,在厚重的千年歷史中。
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在晉祠公園里信步,心曠神怡。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
這里是我國到現在為止保留最為完整的歷史文化遺址。晉祠初名唐叔虞祠,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魯中網邢凱萌贊嘆道:“晉祠不愧是中國古典園林游覽勝地,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雄偉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于世。慕名而來,不虛此行!”
晉祠勝境話“三絕”
晉祠的美,在老樹,在塑像,在清泉。
晉祠公園以周柏、圣母殿宋塑侍女像以及難老泉被稱為“晉祠三絕”,讓人大飽眼福,令游客流連忘返。
圣母殿前,一側屹立著一棵老柏樹,因植于周代,稱為周柏。濃蔭疏影,凌云勁節,仰頭望去,高約18米,樹圍約5米,令人驚嘆的是,傾斜的周柏,巨大的身軀和粗壯的樹冠,插入一棵直立挺拔的擎天柏的樹杈中,成為晉祠的一大奇觀。
“近三千年,歲月長河中留下這一株老柏樹,歷史的細節,猶如周柏身上的枝枝葉葉,我們借此憑吊逝去的如煙往事,引發思古之幽情。”中國日報網楊洋感慨。
走進圣母殿,殿內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43尊大小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42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大都是宋代塑制的原物珍品,為晉祠三絕之一。圣母殿宋塑在塑造技法和藝術風格上有所創新,是宮廷生活的生動寫照,是我國古代雕塑史上不可多得、難得一見的藝術精品。
“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不老泉是晉祠三絕之一,歷代文人墨客對不老泉多有吟詠。水清如鏡,目光一下子就能穿透澄澈見底,游魚穿行碧漪間,似與游者相樂。
皇家園林看晉祠
晉祠的美,在別致、氣派的景觀中。
給人以視覺震撼的,還有圣母殿前的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雕柱,距今雖已近千年,鱗甲須髯,仍然像要飛動,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的優良與工藝的精巧!殿前的全沼飛梁,是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古建筑中也是極為罕見。
以圣母殿為主體的建筑群還包括獻殿、牌坊、鐘鼓樓、金人臺、水鏡臺等,造型優美,做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筑外,還有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文昌宮、水母樓、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濃陰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愛晉祠這個好地方,山徑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著不少名人的題詠,詞工句麗,書法精湛,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深圳特區報陳智軍情不自禁地說:“晉祠,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據山西省衛健委通報,2020年5月2日0-24時,山西省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湖北輸入),目前在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省級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根據K238次列車最新時刻表,途經河南信陽、駐馬店、漯河、平頂山、寶豐、洛陽、澠池、三門峽8地。
山西太原的天龍山上,有條路被譽為“云端上的旅游公路”,公路上一個三層回旋設計的高架橋驚艷中外。比如高架路段采用了環氧瀝青,這種瀝青與鋼梁粘結性更強,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防止后期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