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7日13:44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最近逛市場的你
有沒有發現
土豆跌出了“白菜價”!
“8月份,監測的19種蔬菜中,土豆環比降幅較大,為3.3%。”這是來自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6、7月份價格環比降幅較大的蔬菜中,土豆均“榜上有名”,分別下降14.6%和4.6%。
分析師張敏表示,
華北地區土豆
自8月上旬陸續采挖上市以來,
價格一路下滑,
9月中旬價格
基本處于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018-2020年華北地區馬鈴薯(土豆)價格走勢圖顯示,進入6月后,土豆價格震蕩走低,9月上旬以來,價格甚至跌至三年來低位,價格跟大白菜價格相差無幾。
9月25日,
北京新發地市場大白菜
平均價格為0.65元一斤,
土豆平均價格為0.7元一斤。
截圖自北京新發地市場官網
土豆價格真的跌那么厲害?記者就此走訪了北京多家超市。
目前正值新土豆上市季,在北京西城區一家超市內,價簽上顯示新土豆一斤1.38元。
在河南駐馬店,也有居民反映土豆降價了。“現在好的土豆是1.2元一斤,前一段時間大概是1.5元一斤。”
“土豆不搞活動的時候是9毛9一斤,搞活動的時候能賣到7毛9。”家住山東膠州的居民稱。
在某電商平臺上,約500克的黃心土豆秒殺價是1.28元。另一家電商平臺上,1000克的黃心土豆新人專享價是0.99元,頁面顯示,最近已有5.3萬人買過。
土豆價格為何持續走低?
分析師張敏表示,“這段時間是北方貨源集中上市期,土豆供應量大,產能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導致近期價格下降。”
“由于5月份之前華北地區乃至全國土豆價格高位運行,刺激了華北地區乃至整個北方一作區土豆種植面積擴大。”張敏告訴記者,“今年受大氣候影響,主要產區平均畝產水平比去年略低,但由于種植面積擴大,導致總產量比去年增加。”
“今年北方一作區馬鈴薯(土豆) 種植面積整體上較去年增加386.64萬畝,增幅為15.55%;今年一作區馬鈴薯總產量較去年增加635.77萬噸,增幅為7.77%。”
“這導致了秋季一作區馬鈴薯上市之后價格持續下滑,河北圍場地區更是出現‘集中上市期基本無客商采購’的現象。”張敏指出。
“北方天氣漸冷,早晚已有霜凍,各產地種植戶均在搶收入庫、入窖,整個北方庫存量很大,這段時間價格較低,暫時看沒有明顯的上漲支撐。”張敏表示,“等到國慶節之后,現貨收儲完畢,將陸續以庫存貨銷售為主。但由于今年庫存量較往年增加較多,供應量大的情況下,后期市場需求如果沒有明顯跟進,上漲動力會較乏力。”
假期越來越近了,
今年過節有肉吃嗎?
豬肉供應如何?
節日市場供應充足嗎?
菜價蛋價又將如何?
接著往下看↓
2萬噸豬肉來了!過節放心吃肉
近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2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于9月25日投放競價交易。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近日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根據市場供應情況,加大中央凍豬肉儲備投放力度,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確保豬肉價格基本平穩運行!
對于豬肉價格,其實還有好消息。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認為,生豬價格近期回落,同比漲幅顯著收窄。9月中旬以后,生豬價格上漲預期減弱,出欄積極性增加,周價格跌幅有加大趨勢。
那節后豬肉價格還會再反彈嗎?
專家認為,按生產規律推算,能繁母豬存欄和新生仔豬數量增長所帶來的生豬供應增加,9月份后開始逐漸顯現,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生豬市場供應量將持續增加,節后豬價下行通道將正式開啟。
季節性下跌!蔬菜價格回落明顯
節日期間,
菜價將有哪些變化?
可以明確的是,
9月份全國蔬菜價格
已轉入季節性下行階段!
據中國蔬菜協會監測,進入9月份,隨著汛期的結束,全國大部分地區水熱條件總體有利于蔬菜增產,秋茬蔬菜進入采收旺季,蔬菜供應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尤其是,
茄果類、大白菜、白蘿卜等耐儲蔬菜,
價格將持續回落。
總體看,
全國蔬菜供應是有保障的,
菜價將季節性下跌。
供給增加!雞蛋也有好消息
前段時間,雞蛋價格連續上漲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關注。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雞蛋月度批發市場價格在6月份達到全年最低點后,月度批發市場價格連續上漲3個月。
有不少網友擔憂,國慶中秋假期還能“蛋定”嗎?其實,這個問題不用過于擔心。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禽蛋首席分析師朱寧分析認為,從供給看,2020年上半年補欄的蛋雞進入產蛋期,而且氣溫轉涼,氣候因素對雞蛋產能的影響減弱。因此,雞蛋供給在近期將穩中趨增。
對于未來蛋價的走勢,朱寧認為節后蛋價難以維持高位,極有可能出現下跌的情況。
(來源:中國新聞網、工人日報、新華社)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9月17日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69元/公斤,比上一日下降1.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晶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蔬菜價格創近10年最高紀錄。
古勝村海拔高差大,靠近河谷的坡地水熱條件好,適合種植甜糯玉米,這種玉米生長期短,只要80天。” 王旭教授撰寫的《古勝新村賦》立在村頭,結尾寫道:“今日古勝村,綠水青山,脫胎轉型奔小康,喜得家和萬事興,成果初彰顯,聚力創輝煌。
李學林委員建議,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尤其需要精準施策,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實際,把技術帶進來,把農產品帶出去。馬露委員建議,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充實基層人員力量,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