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7日11: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徐建國代表:
依靠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代表表示,近年來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成為鄉村振興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農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大而不精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農業科技含量不高、農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制約著現代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發揮科技創新對農業的推動作用,要依靠科技力量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轉型升級。
徐建國代表認為,推動農業科技的發展需要借助科研機構力量,在規劃咨詢、科研創新、信息服務等方面與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全面提升農業科技的綜合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還需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拓展農業發展空間。
(本報記者劉夢丹、方圓整理)
齊成喜委員:
加快農產品與電商對接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齊成喜委員說,現階段農村電商網銷以初級農產品和地方土特產品為主,缺少深加工、品牌化和標準化的農產品,質量難以保證,銷售收入增長緩慢。
他建議,加快農產品現貨市場與電商對接。一是制訂農產品電商發展規劃;二是搭建京津冀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制定全國統一的特色農產品資質、定價標準;三是協調相關部委研究優惠政策,提高農產品電商吸引力和示范效應;四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鼓勵政府、銀行、企業形成多維度參與。此外,還可引導農村電商從業者到電子商務發達省份學習先進理念和經營經驗;營造寬松的創業環境,鼓勵外出打工者和大學生返鄉參與農村電商創業。
(本報記者楊柳整理)
李學林委員:
發展產業要因地制宜
“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技術扶持和創新。”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委員長期從事農業技術研究,“在云南,用好一項農業技術,往往可以支撐一個農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過程。”
近年來,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充分發揮農業技術對農村地區產業發展的引導和支撐作用,結合云南不同地區農村地域特色和高原農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地為當地農戶列出“產業發展推薦清單”。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水熱條件優勢,提高種植業效率。
李學林委員建議,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尤其需要精準施策,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實際,把技術帶進來,把農產品帶出去。
(本報記者錢一彬整理)
郭以錄代表:
留住建設家鄉的人才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黃茆鎮上額村黨總支書記郭以錄代表認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農村的工作機會多了,生活環境好了,人才也就留住了。目前人才匱乏、外流的問題制約著不少農村地區的發展。
如何引得來、留得住人才?郭以錄代表建議,一是在鄉村醫療、養老、貸款、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讓人才對返鄉創業動心;二是加強同外出務工人員的溝通聯系,提高返鄉務工、創業人員的待遇,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才安心;三是營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老百姓住得舒心。同時,還要注重培養本土人才,激發村民干事創業的熱情,引導村民成為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
(本報記者許晴、劉佳華整理)
龐永輝代表:
盤活鄉村文化資源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支撐。”河北保定曲陽陳氏定窯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永輝代表說,盤活鄉村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可以促進鄉村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升鄉村產業附加值。
龐永輝代表建議,一是在政策、資金上為鄉村文化產業提供支持;二是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結合當代藝術元素進行傳承和推廣,打造鄉村文化名片;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技術水平,培養一批文化產業人才,帶動當地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本報記者韓春瑤、馬晨整理)
馬露委員:
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
安徽省亳州市政協副主席馬露委員說,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工作領域、職能大大拓展,但仍存在著機構不健全、隊伍不穩定、力量不匹配等問題。
馬露委員建議,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充實基層人員力量,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根據各地農戶數量、村集體經濟組織數量、農村集體資產規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面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數量等因素綜合測算確定農經管理人員數量。同時,建議縣鄉重組農經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確保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在鄉鎮有機構負責、有人干事。
(本報記者胡婧怡整理)
羅玉平委員:
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
“鄉村振興要形成長效機制,筑牢基礎很關鍵”,民建貴州省委副主委、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委員說,“調動企業參與建設積極性,帶動‘產業鏈’和‘服務鏈’,可以為鄉村振興帶來持久的活力。”
2017年,中宣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這位老支書帶領村民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黃大發的事跡深深觸動了羅玉平,羅玉平委員組織中天金融集團同老支書所在的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開展了結對幫扶。通過各方合力攻堅,團結村的貧困發生率從建檔立卡時的31.6%下降至10%以下。
(本報記者臧春蕾整理)
嚴琦委員:
產業融合助推鄉村旅游
在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琦委員看來,鄉村旅游逐漸成為旅游投資和消費熱點領域,對促進鄉村振興起到重要作用。她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鄉村旅游仍面臨產業發展能力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
嚴琦委員建議,促進鄉村旅游發展首先應統籌規劃,有序開發,以小景點串聯大景點,以小景區豐富大景區;其次,應加快交通體系、標識系統等各項服務功能和配套設施建設;再次,強化產業融合,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同時也要探索機制創新,激活市場主體,引導多方共同參與鄉村旅游建設。
(本報記者楊昊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07日 12 版)
群山環繞,林茂泉清,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就是這樣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風光(中國日報網 呂佳珊攝)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里羅城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挖掘鄉村紅色文化,發展旅游業,建設美麗鄉村道路48公里,不僅實現村村通,還連接了山外的世界。
今年34歲的武磊是民權縣綠洲街道辦任莊村的村民,2017年,在外務工的他返鄉創業,也見證了這幾年村里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民權縣委縣政府提出了“黃河故道生態走廊”保護性建設規劃,使民權黃河故道走上生態環境優化、提升之路,這也給任莊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如今,信陽建成示范基地1952個,累計帶動貧困戶9.4萬戶,帶動貧困人口30.2萬人,帶動貧困村860個,覆蓋率93.5%,這片綠色的廣袤山野上正不斷生長出新的希望,生機勃勃。經過對油茶主產區進行全面細致的考察,陳世法承包了近3萬畝荒山荒坡,創辦了光山縣第一家油茶企業。
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由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的《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導則》,于11月3日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接下來鄭州市還將繼續加大財政資金對美麗鄉村建設投入,撬動社會資本和村民資產參與,形成資金、資本、資產聚合效應。
由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和四川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具體技術支撐,共同制定的《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導則》(以下簡稱《導則》),近日由市政府正式印發。下一步鄭州市將根據前期“美麗鄉村旅游帶”和“美麗鄉村組團”的謀劃布局,推進我市美麗鄉村建設。
已是深秋,坐落在半山腰上的石椅羌寨依然掩映在滿山綠葉之中。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石椅村支部書記陳愛軍說,在文化旅游的推動下,石椅羌寨的游客量日漸增長,歌舞迎賓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蒸水河畔,船山故里。文旅美鄉、文旅興業、文旅富農、文旅興縣,衡陽縣旅游扶貧已累計實現510戶1310人脫貧致富,文旅融合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 壓油溝村位于山東省蘭陵縣西北部的山區,受地理環境影響,這里長期交通閉塞,農業生產落后,貧困發生率較高。
街道兩側粗壯的國槐相互掩映,美觀的民居錯落有致……午后,記者循著曼妙的音樂,踏著平整的紅磚路走進河北省武強縣周窩村。周窩村原本是華北平原上一處普通的農業村,全村900余人,村民收入不高,文化生活匱乏,唯一的優勢是緊鄰一家大型樂器企業。
外出人口返鄉創業,除了回報家鄉的情結之外,一方面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制約當地發展的一些短板已經補齊。比如,在信陽市新縣田鋪鄉田鋪大灣村,當地以“鄉村創客”為主題,將創客平臺與文化旅游相結合,打造河南省首家“創客小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