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2日21:47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共慶特別豐收 喜迎全面小康——熱烈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當大地披上彩裝,當臉頰溢滿笑顏,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這是總書記連續第三年對此致以祝賀,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農民的深情厚誼和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極大提振了億萬農民和“三農”戰線工作者的精氣神,必將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鄉親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聽,豐收的鼓點敲起來了,嗩吶鳴、鑼鼓喧,漁歌號子響徹天;看,豐收的底色亮起來了,高粱紅、稻菽黃,碩果繽紛糧滿倉;嘗,豐收的味道沁心間,蟹兒肥、海味鮮,五谷豐登,瓜果飄香。這是廣袤神州開啟聽覺、視覺、味覺等多重感官的豐收盛宴,這是特殊之年凸顯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意蘊的節日慶典。
今年的豐收不同尋常、來之不易,農民豐收節更是意義非凡。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之年,而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入汛后部分地區發生的洪澇災害,更為這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年份增加了不尋常的意味。在歷經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抗疫、抗洪、抗災后,“中國飯碗”依然穩穩端牢,“壓艙石”始終穩健有力,這樣的豐收值得慶賀、理應銘記。金秋時節,慶祝農民豐收節,正逢其時,影響深遠。
特殊之年的農民豐收節,必將進一步激發決心信心,凝聚磅礴力量。唯有經歷嚴冬的煎熬、耕作的辛勞,才更能體會金秋的豐碩、收獲的喜悅。過去半年多,有緊張、有壓抑、有沉寂,少出門、少走動、少游玩,一度占據社會生活。而今,正值豐收季、旅游季、消費季,豐收季成為城鄉居民放松身心、釋放消費需求的契機和載體。人們在盡情享受豐收果實、徜徉山水田園時,既能推動產銷對接、拉動鄉村消費、帶動產業發展,也能強烈感受到“三農”領域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感受到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征程中的非凡成就;既見證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也領略中華民族希冀千年的小康夢圓。這場農業嘉年華、群眾大聯歡,必將煥發起城鄉居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信心和決心,為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特殊之年的農民豐收節,必將進一步弘揚農耕文明,強化崇農惜糧的社會風尚。每一次農民豐收節,都是尊農、崇農、重農理念的強調和重申;每一次慶豐收活動,都是對絕不能浪費糧食、忽視農業的警示和提醒;每一次與土地的親密接觸,都是對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尤其是今年,在多國囤糧限制出口、全球糧食風險加大的背景下,農民豐收節必定帶給人們更多思考和體悟。從“小雜糧王國”到“中原糧倉”,從魚米之鄉到東北黑土地,在各地充滿“鄉土味”的民俗活動、農事體驗中,人們能體會到久違的勞作和自然的饋贈,增強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觀念;將加強與農業的情感聯結,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等植根于泥土的樸素哲理。這是最自然的引導、最直觀的習得、最有效的化育。
特殊之年的農民豐收節,必將進一步集聚多方資源,蓄積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當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農業這個生命產業最穩固、農村這個精神家園更具騰挪空間時,當這個節日城里人源源不斷涌入鄉村,城鄉間人流、車流、信息流、資金流加速流動時,鄉村正悄然發生改變。廣大農民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主體地位空前提升,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極大彰顯,人們重農務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顯著激發,農民正在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業正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鄉村的新生力量在持續壯大,有更多的新農人回鄉下鄉創業,有更多的優質資源流向鄉村。農民豐收節,這個最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符號,正在為鄉村振興蓄積新活力和新動能。
慶豐收,迎小康;農業強,國興旺。父老鄉親們,盡情歡歌吧!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14億人共同奮斗,鄉村振興一定會迎來美好明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如期實現!
民法典總則編專設“監護”一節,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了家庭監護職責、國家監護制度。檢察機關要把貫徹實施民法典與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機貫通銜接,緊密結合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更好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
最近,貴州貴陽一位做爆米花的大叔,無意中靠著與眾多網紅拍攝變裝視頻在網絡走紅。談起走紅過程,大叔稱自己有點害羞,不清楚情況就突然火了。大象新聞·東方今報編輯:姚冬梅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回望歷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中的精神內核對今天鄉村文化振興仍有借鑒意義。
共同富裕不是絕對平均、同步富裕,而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富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新征程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須立足中國實際、著眼長遠、多措并舉、綜合施策,著力解決在實現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題:“在脫貧攻堅這件事上,我們是敢死拼命的”——甘肅脫貧攻堅進程回顧 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養殖小區,村民李應川給羊喂水(3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叢志強先從當地村民需要的椅子和孩童樂園開始做起,潛移默化地讓農民感受到,有用的也可以是美的,美也可以有用。策劃丨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 陳劍平院士 劉艷
但跟這些交通大動脈相比,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看似微小,卻直接服務著6億多農民群眾。可以說,能不能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直接影響著近半數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的時間表。
近日,一條“鄭州攤主故意掰爛包子送農民工”的短視頻在網上爆火,攤主故意將完好的包子掰爛免費送給農民工。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暖心舉動,引來了數百萬網友的點贊。12月1日,映象網記者聯系到了視頻中的攤主,攤主回應:這些工友都是好人,希望大家能給他們更多關心。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目前,特普洛村已經打造了2000畝青花椒種植基地并成立了金陽縣新東方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的105戶村民中有93戶是貧困戶,合作社年均銷售花椒4.3萬余斤,93戶貧困戶年均實現增收18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