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9日20:5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廈門9月19日電 題: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寫在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登場之際
新華社記者陳鍵興、涂洪長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9月19日在福建登場。這一最具指標意義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今年雖“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但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民進黨當局阻撓兩岸交流的不利影響,得以繼續舉辦,深具意義,充分彰顯了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探索融合發展的主流民意,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兩岸一家親,海天難為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造成一定影響,同時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往來的阻撓禁限變本加厲,但兩岸各界對繼續辦好海峽論壇普遍抱有期待,希望這個年度性的兩岸互動平臺無“空窗”、不“留白”。本屆論壇綜合考慮疫情防控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內容、形式,在涉及青年、基層、文化、經濟的四大交流版塊中,突出針對性與時代性,運用互聯網技術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多項活動,緊扣當前熱點新增衛生防疫、復工復產等議題,融入兩岸同胞攜手抗疫、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繼續多維度突出兩岸融合發展方向。兩岸各界代表人士應約而至,包括近2000名臺灣同胞,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促進兩岸交往、發展兩岸關系的責任擔當,也反映出本屆論壇的舉辦契合了兩岸同胞聚焦當下的共同訴求與著眼長遠的共同心愿。
推動兩岸交流往來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是任何困難都攔阻不了的。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民生等造成沖擊無法預見,但卻是能夠克服的,愈是風高浪急的時候,兩岸同胞愈要加強交流合作,凝聚智慧力量,攜手共度時艱。在進一步落實落細“31條”“26條”惠臺利民措施基礎上,大陸方面今年又及時推出“11條措施”,不僅著力為臺胞臺企紓困,更支持臺胞臺企更好把握兩岸融合發展新機遇,贏得臺胞臺企和臺灣社會普遍贊許。這再次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在對臺工作中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積極造福臺灣同胞。
推動兩岸交流往來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禁阻不住的。與大陸方面政策舉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無視兩岸同胞尤其臺灣同胞所需所盼,以各種借口、手段,處心積慮操弄“反中”民粹,阻撓、限制和破壞兩岸交流合作,炮制所謂“反滲透法”,制造“綠色恐怖”,對臺灣民眾和民間團體參與正常兩岸交流進行威脅、打壓,包括此次以所謂“三禁”恫嚇、阻撓臺胞參加海峽論壇。如此逆潮流而動、開歷史倒車的行徑進一步暴露了他們的“臺獨”本性,嚴重損害了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
一時的困難總會過去,一些勢力的干擾注定失敗。在兩岸開啟交流30多年后的今天,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蘊含的內在動力、累積的深厚基礎已形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絕非眼前的困難和阻礙所能撼動。我們看到,大陸方面為臺胞持續提供同等待遇,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盡管民進黨當局不擇手段設障、使絆,但兩岸同胞交流合作勢頭不減、持續熱絡。兩岸同胞克服困難,創新開展各領域交流合作,有聲有色、有感有效。面對疫情沖擊,兩岸貿易額、臺商對大陸投資仍保持增長。尤其大陸率先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經濟穩步恢復,展現強大發展韌性,同時新動能正釋放巨大潛力,吸引臺商臺企參與新基建、新行業、新業態發展,獲得更多機遇和更大空間。島內近期有民調顯示,近六成臺灣同胞特別是七成多年輕群體支持當前應加強兩岸交流。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表明,愈是面對逆境、逆流,兩岸同胞愈走得親近,兩岸命運共同體聯結得愈緊密。
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兩岸深化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我們期待本屆海峽論壇繼續發揮應有功能和作用,扮演好擴大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角色。我們堅信,只要兩岸同胞攜手努力,兩岸交流合作就能夠驅散寒流與陰霾,朝著正確方向闊步邁進,兩岸的夢想同心圓就能夠生成更強大的進步力量,跨越海峽共構的康莊大道就能夠不斷拓寬,打開屬于兩岸所有中國人的壯麗前景。
福州、福州南、長樂、長樂東、長樂南、平潭……這是線路全長約8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的福平鐵路上的6個車站。據媒體報道,這條里程不長、速度不快的鐵路是合福高鐵的延伸和擴展,將于2020年年底開通運營,屆時平潭島將融入全國超過3.6萬公里的高鐵網,對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朱鳳蓮表示,我們支持鼓勵兩岸史學家積極發揮正本清源作用,加強抗戰歷史、臺灣光復歷史的研究,通過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共編教材等,從學理上批判形形色色的“臺獨”史觀,增進臺灣同胞國家、民族、文化認同。朱鳳蓮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誰也不能剝奪臺灣同胞身為中華兒女的權利。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透過歷史風云,可以看到,臺灣的命運從來都與祖國緊密相連,臺灣同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臺灣同胞的抗日斗爭是全民族抗戰重要組成部分,當年兩岸同胞一道迎來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的民族榮耀。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祖國和平統一——寫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 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劫難,日本強占中國寶島臺灣是其中最為慘痛的一頁,讓飽受戰禍離亂之苦的中國人深知“覆巢無完卵,國破家必亡”的道理。
(記者程龍)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4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美臺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系。民進黨當局勾結外部勢力,“以武謀獨”,不過是螳臂當車,只會給臺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
晚會中,兩岸影視人線上“同臺”;臺灣音樂人與大陸歌唱家隔空對唱……縱使云端相會,仍難阻兩岸同胞跨越時空的對話交流。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把握發展浪潮、共享“云紅利”,亦成為論壇熱詞—— 海峽青年論壇上,臺灣青年朱慧寧分享創業經歷。
題:親望親好,共克時堅——海峽論壇上兩岸人士共話攜手抗疫 面對病毒突襲,兩岸各界守望相助、攜手抗疫,不斷涌現的“同心抗疫故事”,深刻體現“兩岸一家親”,彰顯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
昨(21)日下午,首屆“我的故鄉你的家——兩岸婚姻家庭川渝行”活動在市對臺交流基地巾幗園啟幕。來自重慶、四川兩地的兩岸婚姻家庭近70人在川渝兩地參觀交流,于中秋前夕,尋味歷史,體會兩岸同胞的款款深情。
海峽論壇走過11年,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持續推進融合發展,“兩岸一家親”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結出成熟美麗的果實。每年海峽論壇都會取得眾多實質性成果,尤其是推出眾多惠及臺灣同胞、便利兩岸民眾交流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