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9日08:54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據外媒觀察,隨著從美聯儲到華爾街大公司的經濟學家紛紛對疫情走向、國會是否能就開支問題達成妥協等一系列未知因素展開預測,他們對美國經濟的展望得出了大相徑庭的結果,分別為:一年后的美國可能已經走出這場新冠大流行所帶來的經濟困境,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先前趨勢,并且產出已經基本恢復;或者,它可能還在努力修補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增長停滯在較低水平,新冠肺炎危機仍在繼續,人們面臨長期失業。
據路透社華盛頓9月15日報道,截然不同的預測使決策者無法獲得可靠的建議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在進一步明確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以及持續多長時間之前,美聯儲遲遲不愿宣布新的舉措來支持經濟。
基石宏觀咨詢公司的分析師寫道,當美聯儲官員本周開會時,預計他們不會采取政策措施,部分原因是“經濟前景很不明朗”。他們指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校準極具挑戰性。”
報道稱,雪上加霜的是,作為經濟活動最寬泛的衡量標準,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反彈可能與就業市場的復蘇脫節,導致即使經濟增長表現好于預期,數百萬失業的美國人也根本感受不到這種復蘇。
事實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企業實行重組以減少工人的使用并等待需求徹底恢復后再開始招聘,就業市場從衰退中反彈的速度要比GDP緩慢得多。隨著旅游、餐飲、酒店等弱勢行業現在有數百萬人陷入失業,而疫情后商業組織方式可能會發生改變,這一次失業者可能要花更長時間才能找到新的立足點。
報道指出,和2月份的水平相比,美國經濟目前損失了大約1100萬個工作崗位。在2007年至2009年的經濟衰退期間,美國花了4年多時間(即直到2014年年中)才恢復衰退期間損失的800萬個工作崗位。但這次的復蘇顯然有所不同。美國經濟在過去4個月里新增1000多萬個就業崗位,這讓許多決策者感到意外。截至8月份,8.4%的失業率已經低于美聯儲官員預測的9.3%的年終預測中值。
經濟學家們確實認為,當聯邦政府下個月公布今年7月至9月的GDP初步估值時,它可能會打破增長紀錄,就像4月至6月期間GDP出現創紀錄的收縮一樣。
但除此以外,他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分歧不是基于模型或數學計算,而是基于他們如何解讀政治風向以及對新冠疫苗成功與否作何預測。
假設國會再批準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企業重建庫存,疫苗在明年初上線,那么高盛公司預測7月至9月的GDP年化增長率為35%,之后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產出迅速攀升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德勤公司高級經理丹尼爾·巴克曼則在報告中寫道,假設沒有經濟刺激措施、疫苗部署緩慢、家庭和地方政府破產導致消費乏力,那么“經濟將永遠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趨勢線”。他是少數幾個預測當前的衰退將帶來永久性經濟打擊的分析師之一。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12月2日這一天,全美因新冠肺炎病亡的人數至少為2885人。美國衛生部長 阿扎:本月內,我們可將首批疫苗運送至各州,我們非常急切地滿足美國人的疫苗接種愿望。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表示,最新的就業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環境嚴峻,國家或面臨“黑暗冬天”,并要求特朗普政府采取“緊急行動”。拜登表示,如果國會和特朗普總統不采取行動,到12月底,將有1200萬美國人失去他們的失業救濟金,這是他們負擔食物和支付賬單的經濟來源。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民主共和兩黨的國會領袖日前表示,他們認為有希望就新一輪紓困計劃達成妥協。 △《紐約時報》稱,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敦促通過新一輪紓困計劃,該報還梳理了一系列即將到期的紓困條款
今年的11月26日和27日,美國的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如約而至。《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日前引用美國學者查克·柯林斯的研究結果指出,即使在疫情之下,美國的億萬富翁們依然是贏家。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道美媒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挨餓的人數可能超過1998年以來的任何時候。根據柯林斯和同事們上周發表的一份報告,3月18日,美國614名億萬富翁的身家總計2.95萬億美元。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1日15時39分,全美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1200萬;僅11月以來的三周時間內,新增確診病例就超過了300萬。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在新一輪疫情救助計劃所涉范圍和資金等問題上依舊分歧巨大。
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的一周中,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4.2萬人,多于市場預期的70.7萬人。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勞動力市場造成巨大沖擊,3月和4月失業情況最為嚴重,隨著美國經濟重啟,5月以來勞動力市場有所改善。
美國公共衛生官員警告稱,隨著冬季流感病例的增加和假日季人流的激增,美國或將面臨“疫情最糟糕時期”,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可能大幅增加。” 《華盛頓郵報》稱,很難從美國目前的疫情數據中找到好消息,全美范圍內對大選結果的關注也使民眾忽略了持續激增的確診病例數。
距離11月3日的美國大選投票日已經過去一周了,盡管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出現反轉、最終票數領先特朗普,但是,各大主流媒體和民調機構預測的“拜登大比分獲勝”卻并未出現。△《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1月7日在特拉華州威明頓宣布勝選美國第46任總統。
11月3日,美國將迎來4年一度的大選,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角逐白宮。愛達荷州一位名叫戴夫·芬克恩堡的工程師表示,選舉疲勞、新聞疲勞和疫情疲勞交織,“我們(美國人)可能已經厭倦了新冠病毒,但它還沒有厭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