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9日08:51 來源:人民日報
美國一些政客將“美國優先”取代全球主義作為信條,其本質是將政治需要與個人私利凌駕于時代共識和公平正義之上,必將自食苦果
觀察當今世界,若問究竟誰在推翻現有規則體系、誰在背棄國際承諾和國際義務,明眼人都會有個結論: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美國一些政客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已用踐踏規則、悖逆道義的行徑完美自證。然而,就是這樣一些人,現在竟然毫不知恥地跳起來誣稱“中國試圖推翻現有規則體系”。他們這種以己度人、狂潑臟水的霸道行徑,將欺世盜名之丑演繹得淋漓盡致。
美方奉行“美國優先”,把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推行到極致,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這才是對國際規則體系的最大威脅和最大破壞。但凡簽署了國際協議,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與義務,這是最起碼的常識。然而,美國一些政客偏偏刻意選擇了太多的“不應該”——美方無視萬國郵政聯盟1969年以來關于貧困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以享受低于發達國家的郵政費率的規定,以“必須自主決定本國郵資”為由宣布啟動退出該組織程序;美方無視應對氣候變化、幫助發展中國家減排的國際義務,在向聯合國交存美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不到一年即宣布退出;為了推諉自身抗疫不力的責任,美方在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緊的時刻無理攻擊并退出攸關全人類健康福祉和公共衛生安全的世界衛生組織……本屆美國政府退出的國際條約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以往任何一屆政府,美方種種行徑一再充分暴露其短視和霸道。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近期指出,隨著美國退出多邊協議并疏遠盟國,“這個國家看上去不僅吸引力和實力有所削弱,而且也不再那么可靠”。
美方奉行“美國優先”,已對國際通行商業規則造成了不容忽視的破壞。近年來,美方四處挑起貿易爭端,肆意將關稅“武器化”,把所謂的“國家安全”當作“全能盾牌”,把貿易伙伴視為“假想敵”,甚至公然違反公平自由競爭的市場原則,極盡明火執仗、巧取豪奪之能事。美方濫用國家安全名義,動用國家資源抹黑攻擊、圍追堵截包括華為、字節跳動、騰訊在內的中國民營企業,實質是以政府力量霸凌別國企業、踐踏商業規則。這種做法是對美國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背棄,是對國際規則的踐踏。有輿論指出,美方以一紙行政令“封殺”中國科技企業,要求受美國司法管轄的個人和實體不得與相關中國公司及其子公司進行任何“交易”,已涉“四項違憲、三項越權”。
說到底,“美國優先”就是私利優先,是與維持公平正義的國際規則相抵觸甚至相對抗的政策取向。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尖銳評價,美國一些政客“自我毀滅行為”更深層的根源在于他們都是美國自私主義的信徒。美國一些政客將“美國優先”取代全球主義作為信條,其本質是將政治需要與個人私利凌駕于時代共識和公平正義之上,必將自食苦果。今年7月,美國再次阻撓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重啟并行使其核心職能,令基于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缺乏效力和安全性,為全球貿易體系平添危機,遭到多國抗議。美國已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日前卻又無理要求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激起聯合國安理會其他成員的反對,甚至連其歐洲盟友也直言美方要求“不合法”。美國外交界人士指出,“美國如今正在對抗全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企圖用種種逆動推翻現有規則體系的美國一些政客終不能得逞,任何將自身利益凌駕于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之上的行徑終將失敗。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道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27日發文對近年來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的幕后進行了分析,全文摘編如下: 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27日下午在首都德黑蘭附近的一個城鎮被暗殺。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美國宣布了對伊朗實體的新制裁,以色列則襲擊了伊朗駐敘利亞的軍營。
美國政府22日宣布,自美國通報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決定已過去6個月,美國現在不再是該條約的成員國。 本月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強調,俄方要求其他締約國家承諾,在美國退出條約后,俄羅斯仍將被允許在美國駐歐洲基地上空飛行。
在堅不可摧的和平正義力量面前、在真相面前、在光明面前,任何嗜好零和博弈、癡迷窮兵黷武者都是沒有出路的 美國是世界上武器裝備最先進的國家,又是最賣力氣夸大渲染所謂他國軍事與安全威脅的國家,實乃咄咄怪事。
8月2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耶路撒冷通過視頻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講話。作為美國頭號外交官,蓬佩奧個人政治形象的失格,也是過去三年多時間里美國外交形象垮塌的縮影。過去三年多時間里,在“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美國外交早已淪為“制裁外交”“霸凌外交”。
伊朗外交部10月18日發表聲明,宣布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即日起無條件自動終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接受環球資訊廣播專訪時表示,這意味著聯合國成員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明顯否定,美國已經陷入孤立。
9月24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答記者問。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加強溝通了解,管控風險分歧,在合作問題上展現善意、言行一致,共同努力推動兩國兩軍關系穩定發展。
格林尼治時間9月20日零時,是美國政府宣稱“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正日子”。”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指出,美國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企圖不會得逞,但此舉充分暴露了美國蠻橫霸凌的作派。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9日在一份聲明中稱,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中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2015年伊朗核協議達成前聯合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已于美國東部時間19日晚8時起恢復生效。
“邁克·蓬佩奧是史上最糟糕的國務卿”——《華盛頓郵報》近日發文,通過分析蓬佩奧上任以來的外交表現得出這樣的結論。蓬佩奧之流在國際事務中大搞單邊主義,推行強權政治,肆意“退群毀約”,正在成為當代國際秩序的最大破壞者。
8月27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8月26日,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就機構對伊保障監督問題達成共識,伊朗自愿向機構提供兩處地點準入。趙立堅強調,事實一再證明,單邊霸凌只會加劇對抗,只有平等對話才可能彌合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