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17:07 來源:央視網
聯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正義事業史冊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鏗鏘有力的話語縈繞耳畔。
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前仆后繼赴國難,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又是一年“九一八”,人們的記憶再次回到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烽火歲月。
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露出侵略的獠牙,發動“九一八”事變,一時間山河破碎,硝煙四起。自此中國人民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14年抵抗,14年堅持,14年奮戰,中國人民勠力同心,最終贏得了近代以來第一次反侵略戰爭的全面勝利。歷經列強蹂躪的中華民族在侵略者的囂張野心中覺醒,迎來了由災難深重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
促成這一重大歷史轉折的,正是誕生于危難之際的中國共產黨,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團結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道出關鍵,“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
歷史證明,危難當頭,中國共產黨是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給予了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力量和勇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充分證明: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今天,黨同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力推動者,也是人類和平正義事業的堅定捍衛者。
人民創造歷史,歷史造就英雄。“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那個一窮二白的戰爭年代,抗日戰爭的烽火喚醒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塑了中華民族強健的魂魄,使民族精神得到升華,民族活力得以激發,中國人民得以覺醒,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仍記得10多個小時拼盡全力殺敵的新四軍“劉老莊連”、義無反顧跳下懸崖的“狼牙山五壯士”、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誓死不屈的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還有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愛國主義情懷,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
2020年9月3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就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而民族精神正是民族存續的精神血脈和民族興盛的精神財富。
如果說“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那么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則是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重要體現。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掛帥親征,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堅守一線“與時間賽跑”,還有全國數百萬名醫務人員奮戰一線生死救援。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說:“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無論在什么時期,面對強敵永遠堅挺的民族脊梁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也是無數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精神動力。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面臨許多共同威脅和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或獨善其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發展權利、破壞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壞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將一如既往同各國人民攜手努力,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不懈奮斗”。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不會被忘記,它將化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深深鐫刻在中華兒女的腦海中,從而凝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勇氣和決心,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聯播+“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在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之際,央視網《聯播+》特梳理總書記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要求,與您一起學習。
福建龍巖市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機制,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不僅“變廢為寶”,龍巖市還推行“退城入園”,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發揮土地資源集聚效應。
河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實施民心工程,補齊民生短板,解決百姓所急所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間,河北將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研究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浙江義烏積極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公共服務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眼下,義烏市8家市屬國企已經實施221個項目建設,帶動200億元社會資本投向美麗鄉村建設,串聯起沿線200多個鄉村的集成發展。
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各地各部門壓實責任主體,加強冷鏈市場監管。加強冷鏈市場監管,遼寧大連市場監管部門指派專員進駐全市380家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督疫情防控和從業人員培訓。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最高氣溫只有四五攝氏度,近百名無償獻血志愿者從河北省血液中心出發,身穿統一的紅馬甲徒步宣傳獻血知識,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目前,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余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我國建立了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志愿服務工作十分重視、對志愿者隊伍關愛有加。從多次指導志愿服務工作,到疫情期間專門看望慰問志愿者,再到勉勵青年志愿者不斷弘揚志愿精神、推動志愿服務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總書記對志愿者的關愛細致入微、情深意濃,對志愿服務事業的擘畫高屋建瓴、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