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13:2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馬德里9月16日電專訪:外企看重中國創新機遇——訪西班牙經濟學家恩里克·凡胡爾
新華社記者馮俊偉
盡管受疫情、貿易摩擦、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響,多數歐美企業仍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因為外國企業看重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巨大進步,珍視中國所提供的創新機會及科研資產,西班牙前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經濟學家恩里克·凡胡爾1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凡胡爾在采訪中就世界經濟形勢、產業鏈等問題發表了看法。他指出,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有著多重原因: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連續多年強勁增長;同時,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不再把中國視為低成本加工廠,“而是珍視中國所提供的創新機會”。
凡胡爾說,中國政府在經濟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確立了發展方向。近年來中國生產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勞動力不再是中國競爭力的唯一關鍵因素,許多公司看重的是中國眾多專利和不斷積累的科研資產。
凡胡爾高度評價今年以來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紓困舉措。他說,中國政府采取非常明確和有力的措施,有效避免了經濟衰退,經濟率先恢復正增長。目前,包括西班牙在內的很多國家在學習中國的做法。
凡胡爾說,從長遠來看,疫情對全球供應鏈將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事實上,在疫情暴發之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已對供應鏈產生影響。此外,一些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機械化生產帶來的機器替代人工,也是供應鏈發生變化的原因。
他表示,一些公司為降低產業鏈風險,盡量減少對較遠供應商的依賴,避免因地理因素造成原料或配件供應中斷或全面停產,這是疫情暴發以來的一個新趨勢。同時,一些已有趨勢也在延續,如供應鏈區域化聚集以確保貨物供應、產品個性化需求促使生產越來越靠近消費中心等。(完)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當地時間12月1日,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10月30日發表題為《加強內循環》一文,作者為德國外交政策網站編輯耶爾格·克羅瑙爾。全文摘編如下: 中共五中全會通過新的五年規劃建議:中國拉動國內經濟,并且希望在高科技領域變得更加獨立。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及其通過的建議,擘畫了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美國米爾肯經濟研究所 首席經濟學家 威廉·李:中國向世界傳遞的信息是中國將堅持發展清潔能源技術,這一技術將更加環保,同時保證更高價值的服務。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及其通過的建議,擘畫了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美國米爾肯經濟研究所 首席經濟學家 威廉·李:中國向世界傳遞的信息是中國將堅持發展清潔能源技術,這一技術將更加環保,同時保證更高價值的服務。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及其通過的建議,擘畫了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同樣關注中國發展的還有印度環球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普拉松·夏爾瑪,他指出,中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成績單”將為全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提振作用。
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1%。目前,隨著確診病例激增和紓困措施難產,企業破產和永久性失業增加,美國經濟動能正在減弱。
27日,印尼金融系統穩定委員會(KSSK)表示,由于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印尼第二季度經濟大幅下滑,但是第三季度經濟有所改善。印尼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升值和中國經濟回暖將有利于印尼的出口。
當地時間10月19日,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博斯蒂克發表講話,談到了疫情期間美國少數族裔相比白人受到了更為嚴重的經濟打擊,這是美國頂級經濟學家再一次公開提及疫情帶來的種族分化。
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貿易額同比下滑5%;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規模逆勢增長,呈現出顯著的復蘇態勢。報告顯示,全球貿易額繼二季度同比驟降19%之后有所回升,三季度同比下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