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13:36 來源:荔枝新聞
9月7日,江蘇南京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時代楷?!卑l布會。這次獲獎的主人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海安舅舅”獲得了這一榮譽表彰。全國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趙亞夫為寧蒗十批支教老師代表頒獎。
這是一份時間鑄就的榮譽。32年間,一批又一批的海安老師,跨越八千里路云月,來到小涼山,開始了教書育人的歷程。八千里很遠,海安老師用真誠換來信任;三十二年很長,海安老師用堅守改變大山。
在彝家,舅舅是最尊敬的稱謂。從“海安老師”到“海安舅舅”傳遞了彝族人發自內心的敬意和感謝。發布會上,獻給這群“海安舅舅”的致敬詞這樣寫道,“三十二載風雨,八千里路云月。從黃海之濱到彩云之南,為了更多孩子走出貧困,你們接續跋涉走進大山,用信念點燃希望,用知識改變命運,用奉獻贏得團結,用奮斗成就未來。一江牽手情貫東西,桃李芬芳共奔小康。‘海安舅舅’,一聲聲真情呼喚,一座座無言豐碑。向你們致敬!”
八千里路云月:從“走進來”到“走出去”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1988年,一份教育協定將云南寧蒗和江蘇海安兩座相隔數千里的城市緊緊聯系在一起。
云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俗稱小涼山,地處云南、四川交界的莽莽群山之中,是一個集老少邊窮為一身的國家級貧困縣。寧蒗的教育更是起步晚、質量低,中高考成績長年在麗江地區各縣墊底。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時任寧蒗縣委書記阿蘇大嶺深諳教育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實地考察,阿蘇大嶺“挑中”了八千里外教育居江蘇省領先水平的海安縣。
當時,海安急需用于教育硬件建設的木材,雙方于是一拍即合,達成了“木材換人才”的“寧海之約”:海安派優秀師資力量全權接管一所學校,寧蒗則以優惠價格為海安提供緊缺木材。
于是,由寧蒗投資100萬元、海安選拔35名骨干教師,以寧蒗、海安兩縣縣名第一個字命名的“寧海中學”正式成立。35名海安教師拖家帶口近百人,踏上了八千里外的支教之路。
寧海中學早期教學樓
第一批支教老師、家屬和子女合影
從海安到寧蒗,“走進來”并不容易。剛到寧蒗的當天晚上,海安老師們就遇到了冰雹和暴雨的“歡迎”,山洪引發的泥石流從山上傾瀉而下,沖進了老師們臨時歇腳的木板房,還沒來得及打開的行李全部泡了湯,家屬和孩子們失聲痛哭。寧蒗縣的領導帶領各族群眾趕到了學校,和老師們一起手挖肩挑,用了整整一個星期,才清除了校園內積下的一尺多厚的泥漿。
艱苦的異鄉生活才剛剛開始:住著用木板隔開的簡易宿舍、喝著用塑料管從山上接來的渾泥水、常常因變壓器跳閘沒電而吃了上頓沒下頓……一位老師在日記中寫道:“抬頭是無盡的山,低頭是泥濘一片,只是想家,想家,可最終還是想到了此行的責任”。
不過,和艱苦的生活條件相比,寧蒗學生的狀況更讓海安老師們發愁。在開學初的摸底考試中,寧海中學初二、初三4個班語文人均46分,數學22分,英語28分。初一新生的基礎還達不到海安四年級小學生的水平,不少人連四則混合運算都不會。很多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時抽煙、吃東西、不服管教。改善教育,是海安老師們的目標,也是他們的難題。
身體可以水土不服,教學不能水土不服。遇難解難,海安老師們沒有氣餒、退縮。他們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帶進課堂,同時根據寧蒗學生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著教育方法。
只要心誠,石頭也能開出花來。1989年7月,寧海中學在第一次中考中放了“衛星”:兩個畢業班88名學生,22人考取昆明、麗江等地中專學校,26人考取縣內外重點高中。人均考分、升學率在寧蒗排第一,在麗江名列前茅。全縣語文、數學和政治學科的最高分都出在寧海中學。寧蒗全縣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海安老師真厲害!”
1989年,木材供應不再緊張,寧蒗也早因水土保持而禁伐森林?!澳静膿Q人才”的約定成為歷史,但海安老師扶貧育人的接力依然在延續。
1993年,從第二批支教開始,合作辦學由初中延伸到高中,除了承擔寧海中學的教學外,海安老師又接管了寧蒗民族中學高中部的教學工作。他們不負眾望,再創佳績,只用一年時間就使高考升學率從長期墊底,躍居麗江地區榜首,震動了整個云南省教育界。
海安老師給寧蒗教育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從1994年開始,寧蒗民族中學連續8年穩居麗江高考升學率首位。在一批又一批海安老師的接力奮斗下,寧蒗從一個教育弱縣一躍成為麗江地區乃至云南省的教育強縣,跨入全國民族教育先進縣行列。
32年來,海安老師們用“走進來”的堅守換來了寧蒗孩子們“走出去”的夢想。2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1萬多名大學、中專生從這里出發,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8月20日,寧蒗寧海民族中學海安班畢業生盧磊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2020年考上清華大學的寧蒗海安2班學生盧磊感慨道,“小時候就覺得自己可能一直待在大山,最遠也就想過麗江那邊。等老師他們來了以后就是,把我的眼界給打開了。讓我就是看到外面原來還有那么大的世界,可以任我去闖”。
德國哲學家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群跨越山海的海安老師給寧蒗孩子們開啟了一扇夢想之窗,喚醒了他們更大的世界。
三十二載風雨:從“江蘇佬”到“海安舅舅”
海安老師和小涼山的情誼卻也遠不止傳道授業解惑而已。三十二年的山海情誼,早已融進彼此的人生。
三十二年一瞬,落在跋涉千里海安老師的人生里,是萬余天把他鄉作故鄉的支教生活。是奮斗,也是堅守;是信念,也是情懷。
往返海安和寧蒗的部分車票
海安老師在給學生上課
景寶明,是第一任寧海中學教導主任。剛到寧蒗時,景老師整天都把精力撲在工作上。同去支教的妻子丁林秀常在他耳邊嘀咕:這段時間身子不舒服,吃飯難下咽。景老師說:“你先吃點藥吧,忙過這陣子陪你到醫院看看。”可他總沒有閑下來的工夫。1990年3月,丁林秀到醫院診斷,食道癌。他趕緊護送妻子回到江蘇住院。但是,寧蒗的工作仍待開展。妻子也催促景寶明返回寧蒗。
然而,這一別,竟成為他和妻子的永別。這一年的11月15日,景寶明接到電報:妻子病逝。當他帶著孩子們,經過4天的艱難跋涉返回老家時,深夜孤燈,只有老母親守候在妻子的靈前。
1996年教師節,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節目,播出景寶明訪談錄。主持人倪萍提及他的妻子,景寶明沖著攝像機號啕大哭,眼前只有亡妻的影子,平潮醫院的訣別,花莊老家的長明燈……景寶明流淚,倪萍流淚,現場觀眾也流淚。倪萍話題一轉,跟景寶明談學生,景寶明滔滔不絕談起他的彝族學生、摩梭學生、普米學生……
學生是景寶明最深的牽掛,寧蒗十年是他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記憶。至今,年過七旬的景寶明還保留著當年支教時的各種材料,有課堂教學評估,有學生成績跟蹤分析,有學籍管理細則……書已泛黃,扉頁是你。“海安舅舅”,是一群人心系寧蒗的情懷。
朱朝書,亦是寧蒗人至今惦念的“海安舅舅”。1995年,在寧蒗民族中學支教任高三年級班主任的他接到家中電報:年過七旬的父親患病住院。然而,高考在即,他無法分身,只能打發妻子回鄉照料。
“到寧蒗去!”為了讓兒子安心支教,病情稍好,老父親便打算跟著兒媳回寧蒗。朱朝書起初堅決反對,因為害怕老父親一路折騰再耽誤了治療。深明大義的老人,一再寬慰兒子身體沒事,趕赴寧蒗時悄悄把自己終老的壽衣帶在了身邊。長途顛簸、氣候反常,老人到了寧蒗便一病不起,短短數十天便離開了人世。學生們聽聞消息,不約而同地抱著火葬用的木材,翻了兩座山為老人送行。朱朝書說,他的父親,永遠留在了“小涼山”,從此以后,他所有的牽掛都在寧蒗了。
還有連續五輪支教的丁愛軍蔣蓉夫婦、籌集18萬元設立專項獎學金的徐愛輝、為常年飽受“疥瘡”之苦的全校女學生申請醫藥費的鄭建華、孫亞琴……每一個“海安舅舅”背后,都有動人的故事。
海安老師們用時間改變了寧蒗人“石頭不能做枕頭,漢人不能做朋友”的成見,打消了“江蘇佬,吃豬草”的隔閡。一聲“海安舅舅”,就是彝族人最生動的情感轉變,它傳遞了彝族人對海安老師最誠摯的敬意和感謝。
很多年后,很多寧蒗人依舊記得每個“海安舅舅”的名字,記得他們曾經的大義付出,記得他們的傾囊相授。他們本是海安老師,最初與寧蒗相遇,成為小涼山的親人;他們的溫度藏進了學子們的行囊;他們經過漫長的旅程,春夏秋冬,改寫著小涼山的未來。
教育高速公路:從“寧海之約”到“寧海效應”
海安教師不僅僅推動了寧蒗教育的發展,更是通過教育這條高速公路,實現了行穩致遠的“寧海效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支教是輸血,培養當地的老師才是真正的造血。在新一輪合作中,寧海合作辦學由“輸血式”支教逐漸變為“造血式”支教,啟動“青藍工程”:海安老師與本地老師對口結成幫扶小組,指導他們寫教案、備課,提升業務水平。如今,“青藍工程”已為寧蒗培養出350多位優秀教師,他們早已成為當地基礎教育的骨干力量。
海安支教教師與培養的當地教師合影
很多海安老師數年后回到寧蒗,會發現自己當年的學生也變成了寧蒗的老師。“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生我養我、培養我的地方,能在這里教書,也算是為家鄉做一小點點貢獻”,海安老師是他們的精神原鄉,“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是孩子們守望的青春夢想。
一批批優秀學子走出大山,很多人學成后又回來建設家鄉。隨著越來越多的學子的命運和當地面貌的變化,寧蒗百姓的觀念也徹底扭轉了。寧蒗縣原縣委書記阿蘇大嶺感慨說,“全縣老百姓的觀念改變了,他們知道,這是唯一的出路,希望所在”。越來越多的寧蒗孩子選擇回到家鄉,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脫離貧困。寧蒗縣現有公務員和事業編人員7000多人,其中有近一半是海安老師的學生。
32年的接續努力,海安老師給寧蒗帶來的不止是教育,更是一種精神,他們的風范、品格、胸懷,整整影響了寧蒗一代人。
首批海安老師剛到寧蒗時,不習慣當地的懶散狀態,于是將海安工作的作息習慣搬到了寧蒗。鼓勵學生6點起床上課,21點晚自習下課;班主任每天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學生生活作息的改變,帶來一個家庭作息的改變。海安教師對待教育的敬業勁頭,也鼓舞著寧蒗當地各行各業的工作者。
寧蒗人說,海安來的教師早上起得最早,把寧蒗的時間往前撥了兩個小時;晚上睡得最晚,又把寧蒗的時間往后撥了兩個小時。他們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時間觀念,也打開了我們的思路和眼界。
海安老師的辦學理念、工作精神、教育思想和方法,引發了“裂變效應”,催生了寧蒗教育乃至社會各方面的深層次改革和競爭,沉睡千年的瀘沽湖激起了陣陣漣漪。
如今的寧蒗縣城
寧蒗民族中學學校全景
寧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聯鴻是寧海中學的第一批學生。他至今感念著海安老師的教誨?!坝∠笞钌畹木褪怯形焕蠋熍獋巳吖?,當時大家都想著可以不用上課了。沒想到,老師一天都沒休息,一邊打著繃帶,一邊給我們講課?!痹境吵橙氯碌慕淌易兊冒察o。李聯鴻說,那個場景,自己一輩子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人是有精神支撐的。
1990年曾就讀于寧海中學,如今任寧蒗縣信訪局局長的楊才華也對海安老師的負責態度記憶猶新?!吧蠈W時候早晨天沒亮,老師就在門口等著我們,數一數有沒有學生沒到”,楊才華回憶,“在那個年代,沒見過那樣的老師,太特別了!”
如今,1989年海安老師們在寧蒗種下的小樹苗已長成郁郁蔥蔥的大樹,“海安舅舅”的奮斗品格也寫進寧蒗的未來之書。
寧蒗教育的大踏步跨越式發展,促進了寧蒗全縣人口素質的整體提高,帶動了貧困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縣財政收入從1988年的696萬元到2019年的3.1億元,增長了45倍;人均純收入從1988年的197元到2019年的19360元,增長了98倍。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靶】挡恍】?,關鍵看老鄉”,海安老師與寧蒗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共同書寫了教育扶貧的奮進篇章。
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讓“海安舅舅”義無反顧、走向貧困的小涼山,托起孩子們飛向大世界的翅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殷殷囑托下,“海安舅舅”帶著使命,為寧蒗送去內源式發展的“發動機”,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昂0簿司恕庇脨鄞猴L化雨,滋潤著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田,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植入心靈。
32年,10批,281人次,一場承諾的接力,海安老師帶去的是一個孩子、一個家庭命運的改變,更是一個地區思想觀念與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
他們像小涼山溝壑中的索瑪花一樣,芬芳一年又一年。
(來源:荔枝新聞)
6月23日,在江蘇省海安市街頭,行人在雨中走過斑馬線。6月23日,在江蘇省海安市街頭,行人在雨中走過斑馬線。6月23日,在江蘇省海安市街頭,行人在雨中走過斑馬線。新華社發(王啟明 攝)
6月4日,江蘇省常州市荷花池街道舉行“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宣傳活動,一名小朋友在學習垃圾分類投放。新華社發(向中林 攝) 6月4日,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華山路小學開展“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學生們參加垃圾分類投放小游戲。
5月10日,在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石莊村,農民在檢查剛采摘的玫瑰花(無人機照片)。近日,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石莊村玫瑰種植園內的玫瑰花競相綻放,農民忙著采摘、裝運鮮花,發送到各地的工廠進行精油提煉等深加工。
? 網格辦專職工作人員就是民生事務的服務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平安建設的組織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民情信息的收集員。網格工作雖然平凡,但卻心連千家,事連百姓。小小網格員,居民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