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7日10:27 來源:河南日報
9月3日上午,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發展論壇在新鄉開幕,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建言獻策。
此次論壇內容涵蓋自然、人文、經濟等領域,水利、生態保護、文化研究等方面知名專家,以及行業主管部門、高校院所、相關企業代表,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為新時期黃河治理保護提供重要借鑒和參考。
開幕式后,瑞士高等中醫藥學院中方院長齊凱、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王道席、省氣象局局長王鵬祥分別就后疫情時代的文旅重啟、黃河下游灘區安全建設和發揮氣象保障作用作了主題報告。
來自青海省海東市、甘肅省甘南州及我省三門峽、濮陽、焦作、新鄉等地政府負責人,代表沿黃城市共同啟動“沿黃城市發展網絡”,搭建沿黃地市協同發展平臺。論壇期間,還有一批緊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項目簽約。
論壇由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黃河河務局、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民進河南省委會、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氣象局、新鄉市人民政府承辦。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新成出席開幕式并講話,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副主席兼秘書長高友東,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牛玉國,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等出席開幕式,副省長何金平代表省政府致辭。(記者 李虎成 代娟)
孫守剛、李亞、甘榮坤、孔昌生、穆為民、徐立毅、徐元鴻、趙素萍、王保存、張維寧、喬新江、戴柏華、王新偉、劉玉江、王戰營、錢國玉、龔立群、高體健、謝玉安、顧雪飛、岳中明、習曉軍等在鄭州或當地參加了植樹活動。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等省領導在鄭州市與干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孫守剛、李亞、甘榮坤、孔昌生、穆為民、徐立毅、徐元鴻、趙素萍、王保存、張維寧、喬新江、戴柏華、王新偉、劉玉江、王戰營、錢國玉、龔立群、高體健、謝玉安、顧雪飛、岳中明、習曉軍等在鄭州或當地參加了植樹活動。
12月3日至4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南陽市桐柏縣、新野縣、南召縣、方城縣調研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工作,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建議。在桐柏縣博源集團,王國生查看企業生產經營,與技術人員交流,了解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指出要千方百計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營造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的良好生態。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
黃河流域黨校學習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理論研討會舉行 王國生向中央黨校、國家相關部委、黃委會和黃河流域兄弟省區長期以來對河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要求。需要看到的是,我們更好實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目標,要采取多方面務實管用的保障舉措,優化相應的公共經濟領域的責權利配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 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