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7日14:55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9月6日,司機老趙開車行駛到京港澳高速694公里西半幅,在向左加塞變道時與左側正常行駛的大貨車發生剮蹭事故。所幸事發時雙方的車速都不是很快,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受傷。
憑個人感覺判斷車距, 隨意加塞變道釀剮蹭事故
事故另一方大貨車的行車記錄儀視頻還原了剮蹭事故發生的經過:事發前,老趙駕駛轎車行駛在高速公路的第四車道內。當他行駛到事發路段時,發現自己左側的第三車道內有一輛大貨車正在緩慢行駛,當時急于趕路的他,想著自己的轎車提速快,就索性向左打方向盤,試圖加塞到大貨車前方。不料,由于老趙的轎車與前方車輛的車距較近,加上大貨車司機有視角盲區,瞬間,轎車就和左側的大貨車撞在了一起,導致兩車不同程度地受損。
老趙向河南省高速總隊一支隊民警出具的駕駛證上顯示,他今年51歲,3年前剛剛考取機動車駕駛證。
“你和前車不到30米的距離,你也敢隨意變道!”
“因為老家有急事,我著急趕路,我感覺變道的距離差不多夠了,誰知道就……”面對民警的質疑,老趙一臉的無奈。
因為司機老趙在變更車道時影響了其他車輛正常行駛導致剮蹭事故發生,民警依法認定其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承擔雙方車輛經濟損失近萬元。
高速公路上行車時如何實時判斷車距?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判定車距通常有四種方法。
一是標牌車距確認法。在高速公路的右側護欄上,根據不同的路況情況,時常會設置車距確認標牌。車距確認標牌分為零米、50米、100米和200米共四個標牌。當司機朋友行駛到有這種標牌的路段時,可以參照車距確認標牌來確認自己與前車之間的車距。
二是分道線車距確認法。高速公路車道中間的分道線是白色線段。每一段線段的標準長度為6米,相鄰線段的間隔距離為9米,一根線段加上一個間隔總長度為15米。司機朋友可以通過觀察自己車輛與前車之間一共有多少根白色線段,就可以判定自己車輛與前車之間有多少個15米。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確認較短的距離。
三是反光標車距確認法。在高速公路的兩側護欄上,每間隔一段距離就設有一個反光標志。這些反光標志是用反光材料制作的,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觀察到,兩個反光標志之間的距離為20米。司機朋友可以通過數自己車輛與前方車輛之間的反光標數量,來判定兩車的間距。
四是兩秒定律車距確認法。使用方法是,在你的前車經過某一個標志點時,你可以用自己的正常語速數數字,假如你數完1234這四個數字剛好用時為兩秒。如果你的車輛到達這個標志點時,1234這四個數你還沒有數完,說明你的車輛與前車的間距較小,你就要降低自己的車速,把車距拉大一些。這個兩秒法則的好處就是,無論你的車速是快還是慢,留給你的應急反應時間都是兩秒,車速快時,兩秒間行駛的距離就長;車速慢時,兩秒間行駛的距離就短。司機朋友在駕駛車輛時,為了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可以隨時隨地使用這種方法判定自己的車距。
8月17日15時40分許,轎車司機李先生因駕車時遇突發情況處置不當,在京港澳高速711公里西半幅道路養護施工作業區內,與前方兩臺私家車發生追尾交通事故,造成三車不同程度受損,所幸無人員受傷。
8月10日,鄭州交警五大隊民警在老黃河公路大橋執法服務站執勤時,一輛棕色面包車行駛緩慢,仔細一看,這輛車重心低、輪胎癟、行駛吃力、民警立即上前檢查。超員使輪胎長期超負荷運行,胎內氣壓和溫度均比較高,與地面附著性能下降,非常容易發生爆胎等事故。
近日,有市民反映,ETC用戶在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如果拔掉ETC卡,設備無法掃描到設備信息,能夠節省通行費,甚至免費通過。針對這一問題,首發集團告知廣大ETC用戶:所謂拔卡省錢的說法純屬謠言。
什么情況下ETC不抬桿?9大原因告訴你!
今年10月份,鄭州一輛超標電動車以108km/h的速度在市區道路上狂奔,將一名外賣騎手撞成粉碎性骨折。大河報記者了解到,自從鄭州啟動電動車上牌工作以來,電摩、大力神等超標電動車已經逐步被市場淘汰,“但目前鄭州電動車市場上還有近10萬超標電動車庫存。
在生活中,邊開車邊接打手機、收發微信,已經成為不少司機朋友的駕車陋習。根據事故車輛逆向停在高速公路中央護欄邊和車輛前后部均嚴重受損等情況,民警判定在事故發生時,當事轎車發生了大幅度“漂移”。
日前,河南安陽南林高速公路發生離奇一幕: 一輛白色奔馳越野車在雨中行駛,由于路面濕滑,車速過快,導致車輛失控,2次撞擊中央隔離護欄,翻轉180度,橫在超車道上。安陽高速交警支隊二大隊值班民警接到指揮中心處警指令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
現場,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人員正在有序鋪筑作業,施工人員直接在原瀝青路面攤鋪膠黏劑,噴撒彩色陶瓷顆粒,清掃多余顆粒,連續同步完成,彩色路面2個小時凝固,4個小時就恢復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