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3日11:1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是9月3日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1931年,日寇侵犯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
他們或許沒有留下
驚天動地的故事,慷慨激昂的言語
但當同胞蒙難,民族危亡之時
他們挺身而出,浴血奮戰
用生命抵御入侵
今天,走進這群年輕人的青春歲月
向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
英雄兒女致敬
李林·“甘愿征戰血染衣”
犧牲時年僅25歲
小時候,李林同養父母僑居印尼
14歲時回到祖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22歲的李林請求去前方殺敵
她被黨組織派往晉綏邊區
經過刻苦訓練,她當上了游擊隊隊長
1940年
日軍調集上萬人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
李林為掩護機關和群眾撤退
孤身一人面對敵人的包圍
身負重傷的她,將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
犧牲時年僅25歲
當時她已與戰友結婚,還懷著身孕
陳懷民·“我從來沒想過回來”
犧牲時年僅22歲
1933年,在家人的支持下
17歲的陳懷民考入航校
年輕的他在日記中寫道
“每次飛機起飛時,我都當作最后的飛行
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過回來”
1938年4月29日
日軍出動54架飛機空襲武漢
空戰剛開始,陳懷民就將一架日機擊落
隨后,5架敵機集中火力朝他猛射
敵人的子彈射中他的胸部
陳懷民本有機會跳傘求生
但他忍著劇痛,駕駛戰機突然翻轉180度
朝著敵機狠狠撞上去
頃刻間,兩架飛機在空中相撞爆炸
這一年他只有22歲
這一戰,中國空軍擊落日機21架
粉碎了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冷云等八名戰士·“保住手中的槍”
最小戰士犧牲時年僅13歲
△冷云
1938年10月,日軍在松花江下游
對東北抗日聯軍進行圍追堵截
當敵人逐漸逼近大部隊
東北抗聯第5軍婦女團的冷云帶領
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
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七位戰士
果斷殿后,從背后襲擊敵人
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
慌了神的敵人以為中了埋伏
抽出兵力向她們還擊
大部隊乘機沖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沖出去的同志聽到她們齊聲呼喊
“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
戰至彈盡,八名戰士面對逼降,誓死不屈
她們向敵人投出最后一顆手榴彈后
涉入冰冷的烏斯渾河,壯烈殉國
犧牲時,她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
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八女投江雕像
林心平·“甘灑熱血化彩虹”
犧牲時年僅23歲
1935年,16歲的林心平走出校門
在抗日救亡游行中喊出國人的憤慨
“寧為吾國鬼,不為異國奴!”
1936年11月,她加入中國共產黨
隨后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機要秘書
1942年,她不幸被捕入獄
敵人用30多種慘無人道的酷刑
都沒有從她口中撬出半分有用的消息
氣急敗壞的他們
用鋼絲穿過林心平的身體,游街示眾
生命的最后一刻,林心平寫下
“笑汝輩黔驢技窮,甘灑熱血化彩虹”
1942年8月8日
林心平犧牲,年僅23歲
陳翰章·“要抗日就不能茍且偷生”
犧牲時年僅27歲
列強入侵,泱泱中華,屢遭蹂躪
曾立志從事教育事業的陳翰章
告別父母和妻子,毅然投筆從戎
為動搖他的抗日意志
敵人曾逮捕他的父親和妻子
逼迫他們勸降
陳翰章堅定地表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要抗日就不能茍且偷生”
1940年
陳翰章所在部隊遭日軍圍攻
身邊的戰士多數犧牲,敵人喊話勸降
他高喊“死也不當亡國奴”
最終,他因胸部中彈,倒在地上
一個日本軍官拔出匕首在他臉上連連劃去
陳翰章毫不屈服,怒視敵人
敵人惱羞成怒
割去了他的舌頭,剜去了他的雙眼
陳翰章壯烈犧牲,年僅27歲
雷燁·“中華民族這一柄復仇復土之劍必將愈磨愈利”
犧牲時年僅27歲
他是八路軍總政前線記者團晉察冀組組長
是一名戰士,也是一名記者
相機、紙筆就是他的刀槍
雷燁拍攝的慘案照片和撰寫的通訊
留下日寇瘋狂屠殺無辜平民罪行的鐵證
他用文字向世界宣布
“我中華民族這一柄復仇復土之劍
必將愈磨愈利
直指黑水白山,直指日寇心脈”
1943年4月,雷燁帶著戰士
在轉移途中遭遇日軍伏擊
“要死死我一個,你們快撤,這是命令”
警衛員含淚離開,他與敵人展開對射
敵情解除后,大家看到雷燁倒在血泊中
手槍指向心臟的位置
身體一旁是砸碎的相機
雷燁犧牲時年僅27歲
史恩華·“軍人就沒有不得已的時候”
犧牲時年僅29歲
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
日軍以岳陽為基地先后發動四次作戰
時任52軍195師1131團第3營營長的史恩華
新婚三天就奔赴前線
1939年9月20日開始
日軍3000余人對其防守的陣地輪番攻擊
他率領全營與敵人激戰三天三夜
師長電令
“如無法支持,不得已時可向東靠”
但史恩華回答
“軍人沒有不得已的時候
我已被團團圍困,決心與敵人拼到底”
于是,他帶領剩余戰士與日軍拼殺
最終壯烈殉國,年僅29歲
75年,硝煙散去,山河重振
這段無數先輩
用血淚寫就的崢嶸歲月
這些忠誠擔當
頑強奮斗的傲骨英魂
我們不能忘,不敢忘,不會忘
緬懷英烈,吾輩自強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綜合
監制丨李浙
主編丨王爍 米莎
策劃丨杜顯翰 張志達
校對丨高少卓
海報丨孟祥龍 張喬雪 張云婧
圖文資料丨央視新聞綜合自新華社、求是網、中國軍網、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河北日報、視覺中國
近日,澳大利亞著名記者、制片人John Pilger在其社交網站發布推文:莫里森總理,這個失敗的(國家)推銷員,一整年都在學特朗普謾罵中國,甚至將中國比作納粹德國。多虧了他,現在澳大利亞將失去最好的客戶(中國),還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在敵人地堡前,黃繼光迅速沖了過去,將爆破筒扔進敵人地堡里,接著撲向噴吐火舌的敵方槍眼。展廳里展示的照片,張桃芳臥姿持槍,眼神剛毅冷絕,步槍兩側空彈殼堆積,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勇敢和殺氣。
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我們希望美方睜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國,順應時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情。
11月7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國》第二季第二期,趙先有烈士的孫子含淚講述了爺爺的故事。在《故事里的中國》節目錄制現場,趙先有烈士的孫子趙新民回憶說:“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爸爸才5歲。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與強權、公理與霸凌、進步與倒退的激烈碰撞和對決,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與霸權的正義之戰。中國共產黨人得出了結論: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北京市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展覽中陳列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和高炮部隊榮獲的嘉獎令和功績報告書。如今,炮彈留下的傷疤早已愈合,被擊落的敵機標記牌也已經斑駁,但志愿軍以弱勝強、不畏強敵的意志,永遠激勵著后人。
在連長楊根思的帶領下,他們于29日凌晨6點半左右,來到了下碣里東南的1071高地,這里是長津湖打得最激烈的地點之一。在接下來的敵人第五次進攻中,英軍皇家海軍陸戰隊兩個大個子英軍士兵發現了趴在雪地上的楊德盛。
伴著靜靜流淌的鴨綠江,一排黑褐色的木樁格外醒目,這便是丹東鴨綠江燕窩鐵路橋遺址(鴨綠江浮橋)。多年過去,鴨綠江依舊靜靜流淌,江水不息,這段歷史,這些最可愛的人,永遠成為我們銘心的勝利記憶。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反抗美國武裝侵略、保衛中國國家安全、維護東方與世界和平的正義之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這種精神穿越時空、綻放光芒,永遠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不朽功勛,鐫刻國家發展史冊;偉大精神,燭照民族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