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2日15: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日訊(記者 楊淼) 自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明確將調整離島免稅政策以來,免稅市場利好不斷。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將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由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取消單件8000元限額,并將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海南接連不斷地釋放免稅政策紅利,對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推動旅游消費提質升級具有強力推進作用。
在“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浙江自貿區云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正式實施和7月14日全國恢復跨省團隊旅游以來,在各項有力舉措的穩健實施下,海南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兩項指標降幅逐步收窄,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三亞海棠灣等區域酒店甚至出現一房難求的火爆場面,免稅購物旅游更是逆勢增長,對旅游產業鏈的消費拉動作用尤其突出。
具體來看,7月1日至8月18日,海南4家離島免稅店銷售額突破50億元,同比增長2.5倍,日均銷售額超億元(49天50億元);購物人數達74萬人,同比增長70%;購物件數458萬件,同比增長1.5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充分利用離島免稅政策“金字招牌”,多措并舉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比如聯合多家平臺啟動“百萬份紅包游海南 自貿港熱浪購物節”活動;突出免稅購物、康養旅游等重點旅游業態,覆蓋島內各市縣旅游產品,發放消費折扣券超百萬;協調五大公司匹配營銷資源超億元,將各類海南旅游產品與免稅購物相結合推出一系列“旅游+免稅購物”的旅游線路、產品、套餐,采取超常規措施面向島內外游客實施一系列宣傳促銷活動,激活全島旅游消費各個環節,實現精準有效導流,拉動旅游消費顯著增長。
為吸引導流國內高凈值游客,重振海南旅游市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于8月7日在北京舉辦了2020海南自貿港旅游推介會暨“健康游 歡樂購”全國游海南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千萬人游海南”系列活動的大幕。據負責人介紹,海南是跨省團隊游全面放開之后全國首個赴京舉辦旅游推介活動的省份,展現出海南在搶跑國內旅游市場中只爭朝夕的干勁。
下一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將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廣告覆蓋、OTA及新媒體營銷、路演推介、主題事件營銷、舉辦旅游節慶活動等方式,進一步釋放免稅政策紅利。
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30日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互聯網+旅游”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工人日報-中工網實習生 武江民 閱讀提示 旅游觀正在發生迭代升級,人們不再一味追求觀光景點的密度,而是享受度假慢生活、更重旅游的品質和文化內涵。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統計顯示: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達80.22%,同比恢復九成左右。中國國內游擁有超級大市場,國內游發展的基本面從未變,旅游接待規模保持穩固增長,從2011年的26.41億人次,增長到2019的60.06億人次,總體增幅127.41%,收入規模從2011年1.93萬億,增長到2019年的5.73萬億,總體增幅196.89%。
【簡介】國慶中秋8天假期,人們的旅游消費信心顯著增強,旅游消費規模相比節前大幅增長。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
記者8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映象網記者了解到,10月1日,河南高速公路車流量達到303.2萬輛,同比增長5.8%,再創國慶假期新高;9月30日車流量達到224.4萬輛,與去年同期多56.6萬輛,增長33.7%,群眾出行時間前移。
記者8日從北京市文旅局獲悉,國慶假期前7天北京旅游消費增長顯著,旅游景區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六成以上。營業收入方面,10月1日至7日,北京市重點監測223家景區和地區的營業收入達8.5億元,較去年國慶假期前7天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3.1%,體現了北京旅游消費升級的趨勢。
10月1日下午,省長尹弘專門來到省政府總值班室,檢查全省國慶節、中秋節假期值班值守工作。尹弘對各地值班人員說,要以我們的辛苦,換得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安全幸福、平安祥和的國慶中秋節日。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今年國慶中秋節小長假旅游消費市場有望快速恢復。文化和旅游部提示,游客應提前了解和查詢旅游景區疫情防控、門票預約、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無預約、不出游”,謹慎前往交通、氣候條件不利的旅游目的地。
這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影響了用戶旅行體驗,也破壞了在線旅游市場口碑和品牌形象,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在線旅游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的一大亮點,就是明確在線旅游平臺、供應商等各方面的法律責任,厘清了過去模糊不清的責任邊界,從而提高行業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