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9日10:2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生態環境惡劣,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也是目前廣西尚未脫貧摘帽的8個縣之一。
貧瘠的石頭山上怎么脫貧致富呢?當地想到了種桑養蠶。
經過這幾年的推廣,蠶桑產業已經逐漸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產業。今年,該縣有10個村2219戶7829人將實現脫貧摘帽。
馬亞約是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水洞村人,水洞村是出了名的大石山區。過去,僅靠種點玉米和他一個人外出打工養活家里的五口人,馬亞約家也是村里的貧困戶。前幾年,縣里引進資金鼓勵種桑養蠶,馬亞約就跟著干了起來。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水洞村村民 馬亞約:從2012年到2013年開始種桑養蠶,有時候也出去打工,有時候在家的話就養點蠶,要是我出去,老婆在家的話,一個月得有七八千吧,以前住的是泥房,現在住的是樓房嘛。
因為干起了種桑養蠶, 2017年,馬亞約家擺脫了貧困,他所在的水洞村也連年擴大桑園的種植面積和養蠶規模。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水洞村第一書記 何劍飛:水洞村種桑養蠶這個產業從2013年到目前為止是7年了,從當初我們整個村沒有開始這個產業的時候,人均收入是1216塊錢,到目前,人均收入是6900塊錢。
正是看中隆林優勢桑蠶資源,一家浙江公司幾年前搬到了隆林,企業生產的蠶絲品質從原來的4A級提高到5A級以上,產量也提高了20%左右。目前,這家絲綢公司已有4條自動化生產線,為20多戶貧困戶提供轉移就業崗位;公司還為周邊貧困村和貧困戶建設蠶房45500多平方米,帶動2600余戶貧困戶種桑養蠶。
截至目前,隆林全縣累計發展桑園面積達5.6萬畝,81個貧困村1470戶貧困戶受益,預計2020年全縣桑蠶產業總產值將達到約8000萬元。
隆林各族自治縣副縣長 趙樂欣:按照融資、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體工作思路,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等方面,全力助力隆林今年脫貧摘帽。
隆林縣石漠化山區桑蠶高產示范基地的核心區位于猴場壩子,占地面積1500畝。猴場村新勇屯貧困戶韓起江和愛人今年7月開始在桑蠶基地務工。因為看中隆林的桑蠶資源,一家浙江公司幾年前搬進這片大山,成立了廣西隆林嘉利繭絲綢有限公司。
尤齊村是一個瑤族聚居山村,位于石山深處,貧困發生率一度超過90%,行路難、住房難、飲水難、增收難曾經是壓在村民身上的4塊巨石。2018年,唐啟興一家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出大山,成為“城里人”,唐啟興還通過打零工獲得不錯的收入,實現脫貧。
清晨,露水未干,49歲的景頗族村民董跑約已經和妻子來到家門口的桑田里,砍下帶有鮮嫩桑葉的細樹枝,抱到旁邊的蠶棚里喂蠶。曼崩村共種植了500多畝桑田,2019年底全村經濟總收入4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26元,實現21戶6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高質量脫貧。
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克長鄉猴場村石漠化山區桑蠶高產示范基地農民正在除草。在桑田不遠處的蠶房中,一張張裝滿蠶繭的“方格簇”讓農戶牟定喜笑顏開:“這批養了3張蠶,大概能結出300多斤鮮繭。
新疆皮山縣依提帕克村村民 肉孜買買提·麥麥托合提:技術員教得好,現在我給兔子怎么樣看、怎么樣給水,現在都會了。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么基村貧困群眾 楊華:玉米一年下來就是7000塊錢的收入,但現在種桑就不一樣,年底我們應該有3萬塊錢的收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他就是重慶91歲的抗美援朝戰斗英雄蔣誠,他用一心為國不求回報、扎根農村為民奉獻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