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8日20:41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預計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只有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說明,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吸引外資的綜合競爭優勢沒有變。
這樣的判斷是符合客觀事實的。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實現同比增長15.8%,連續4個月實現單月吸收外資正增長。8月27日,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活動拉開帷幕,第一天就有10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金額達7.97億美元。瑞士嘉能可集團首席執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林德公司執行副總裁、亞太區首席執行官藍勝杰,法國電力集團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傅楷德,德國賀利氏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凌瑞德等世界500強公司高管介紹了下一步投資中國的計劃。在疫情全球蔓延擴散、跨國投資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外商持續看好中國,增加中國投資,折射的是他們對中國的正向預期“越來越樂觀”,反映的是“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仍然是各國投資者投資興業的重要選擇。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大”在體量、實力和長期向好。無邊無際的壯闊、海波不興的深邃、氣吞山河的磅礴,大海之大令人驚嘆。今天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人口、9億勞動力、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1億多市場主體,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制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經濟之“大”,同樣富有“魅力”“磁力”。在特殊的今年,大量外資持續增加中國投資,世界500強公司持續看好中國,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中國這個超級“世界工廠”在那兒,中國這個超級“世界市場”在那兒,這片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經濟長期向好,中國經濟這片大海依舊在那兒。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不懼怕狂風驟雨。沒有風暴的海洋,并不是海,只是池塘。恰恰相反,有風平浪靜,也有狂風驟雨,那才是大海的常態。今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也不得不付出一些短暫的經濟代價。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樣的代價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更為重要的,正因為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經濟才能先降后升、由負轉正,呈現穩中向好態勢。投資者看中利潤,但比利潤更重要的是安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疫情,實現經濟由降轉升,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這樣的“大海”,怎能不成為各國投資者的“安全目的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沖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國經濟這片大海,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改變,這是中國不懼怕任何狂風驟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底氣所在。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為萬水之歸,“不拒眾流”的胸懷,“兼收并蓄”的品格,成就了大海的廣闊和深邃。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中國人民深深懂得“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這一道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今年以來,中國繼續堅定推進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擴大市場開放,完善開放格局,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雙邊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展現了堅定不移走擴大開放道路的決心,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商外資將目光投向中國。中國經濟這片大海的開放胸懷,穩定了外商預期,為投資中國注入了信心;中國經濟這片大海的包容品格,讓外商外資更加看好中國,轉化為加速投資中國的實際行動。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為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更加廣闊,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聰明的外資不會“輕言放棄”,更愿意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在中國經濟這片大海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全球幾個主要經濟體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業數據普遍走強,世界經濟逐漸顯現緩慢回升態勢。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另一方面,部分發達經濟體因為國內疫情控制不力,挫傷企業信心,使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表示,最新的就業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環境嚴峻,國家或面臨“黑暗冬天”,并要求特朗普政府采取“緊急行動”。拜登表示,如果國會和特朗普總統不采取行動,到12月底,將有1200萬美國人失去他們的失業救濟金,這是他們負擔食物和支付賬單的經濟來源。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蘇和發展的信心。”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當地時間12月1日,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經濟復蘇就沒有短板,比如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服飾業,自從開年以來一直位于臨界點以下,行業景氣度仍然偏弱。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與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查顯示,由于供需同步改善,加之惠企紓困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中小企業效益狀況略有改善。近一個月來,國務院層面密集開會部署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從中央部委到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新一輪舉措,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特別護航中小企業發展上合力打出組合拳。